2012級心靈有約
2012年5月25日,是第13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日,北京在5月25日-5月27日為大學生開通"系一條綠絲帶"精神健康就診綠色通道,并邀請國內知名精神疾病專家開展大學生新健康講座,為大學生朋友帶來一次心理瑜伽的洗禮。大學生的普遍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正處于青年中期。大學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許多特點,但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又不能完全等同與社會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測量,其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心理健康標準隨著時代變遷、文化背景變化而變化。
健康標準
心理學家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夸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并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贊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健康標準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并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贊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心理測試
如果你的戀人告訴你,Ta不喜歡吃西瓜,你本能得覺得Ta的理由是什么呢?
A.覺得吃西瓜要吐子很麻煩
B.切起來很麻煩
C.不喜歡西瓜的味道
D.西瓜水份很多一吃就覺得撐
測試結果:
選擇A.覺得吃西瓜要吐子很麻煩 你的耐心80分,你是個注重細節的人,也會敏感地注意別人情緒的細節,所以你對他人是比較細致而有耐心的。只是有時候這種耐心用在自己身上卻適得其反,你倒是對自己最容易沒有耐心,有點逼自己達成目標。請記得時刻提醒自己,對自己好一點哦。
選擇B.切起來很麻煩 你的耐心20分,可以說你基本上對人對己都不太有耐心,比較不喜歡等待,也不喜歡別人磨嘰。所以等紅燈時,你總是急著第一個穿越。雖然有時候你這個特點,能讓你比別人反應更快,也較有效率,但也會讓你錯過需要耐心的人和事。
選擇C.不喜歡西瓜的味 你的耐心40分,你對別人會使用先隱忍,然后爆發的模式。一開始會用一些耐心,但不會太久,如果踏過你忍耐的底線,就會鬧情緒了。你不喜歡別人急迫地對你說話,也不喜歡被逼著做事,這是因為你對自己的耐心倒是比較充足的。
選擇D.西瓜水份很多一吃就覺得撐 你的耐心60分,你的耐心來源于你的內疚感,因為一旦你對別人急躁,你就會因自己沉不住氣而自責,所以你會要求自己耐心一些。其實有的時候大可以放輕松一些,即使不是那么耐心,也是真實的性情表現哦。
大學生心理知識
健康概念的沿襲心理健康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內所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不是指絕對的十全十美的狀態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恰如其分地估計自己的能力
3、生活目標和理想切合實際
4、人格完整和諧
5、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6、善于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適度宣泄和控制情緒
9、在符合團隊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10、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恰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心理健康衡量的10條標準
1、具有正常智力
2、成為情緒控制的主人
3、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4、良好地適應和改造現實環境
5、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6、具有完整與健康的人格
7、生理發育階段符合發展的心理特征
基本標準
與生理健康密切相關,對生理健康有重要影響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遺傳因素
2、性格因素
3、社會心理因素
4、疾病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1、心理學措施
2、社會學措施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1、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2、面對現實,適應環境
3、結交知己,與人為善
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對許多不同種類的心理和行為失常的統稱
1、神經癥神經衰弱、癔癥等
2、人格障礙
3、性行為障礙性指向障礙、性偏好障礙以及性身份障礙
4、精神分裂癥
5、情感性精神障礙
6、心理生理障礙與身心疾病
心理異常
1、心理檢驗標準
2、社會常態標準
3、社會適應標準
4、主觀經驗標準
心理異常的判別標準
常用心理測評量表
一 、抑郁癥
致病因素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社會心理因素 臨床表現最突出癥狀持久性的情緒低落
治療方法心理治療+抗抑郁藥物
常見心理疾病
二 、神經癥(焦慮癥和強迫癥)
焦慮癥
以發作或持續出現焦慮、緊張、恐怖,伴有頭暈、心悸、胸悶、呼吸急促、出汗、口干等植物神經系統癥狀和運動性不安為主要癥狀并非由實際威脅所致
多見于女性,發病年齡16~40歲
兩種常見類型:驚恐發作+廣泛性焦慮
治療: 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安定)
強迫癥
以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特征
強迫觀念: 強迫懷疑、強迫回憶、強迫聯想、強迫性窮思竭慮
強迫動作:強迫洗滌、強迫檢查、強迫性儀式動作、強迫計數
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百憂解)
三、神經衰弱
大腦由于長期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減弱,主要特征是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睡眠障礙、頭痛等,伴有各種軀體不適。
臨床表現衰弱癥狀最基本的癥狀
情緒癥狀
興奮癥狀
肌肉緊張性疼痛
睡眠障礙
最常見的癥狀
繼發性生理心理反應
心理咨詢正常人
心理治療患者
出現心理問題/疾病時怎么辦?
校醫院心理門診
時間:周一下午
2:00~6:00
愿每個人都身心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