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內蒙古日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家園”版刊登了我院外國語言文學系楊開昌老師的署名文章《后套話:見證各民族密切交往史》。
文章在大量文獻閱讀與田野調查的基礎上發現,河套地區主要的語言交流形式包括河套漢語方言土語(后套話)、蒙古語和漢語普通話。河套地區的語言接觸形式主要是兩種或者多種語言互相影響。其中蒙漢詞匯互借的情況經常發生。后套話在語法方面也受到蒙古語的影響,經常出現謂語和賓語倒置的現象。語言接觸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可以增進各民族間的語言認同和文化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文章從微觀和現實層面入手,緊密結合民眾日常實際生活,深入挖掘地域優質文化資源中蘊含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為進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文章鏈接:
http://szb.northnews.cn/nmgrb/html/2023-04/17/content_41751_205355.htm
外國語言文學系
撰稿人:李瑩
審核人:李青梅
202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