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教育治理現代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十三五”期間是學院適應高等教育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乘勢而上、做強做優,提升辦學水平的關鍵時期。學院要實現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完成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對外交流等目標,就離不開強有力的后勤保障與支撐。為保障學院在“十三五”期間的各項工作順利完成,特制定本規劃。
一、“十二五”期間發展狀況回顧
(一)取得的主要成績
1.基本建設穩步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
“十二五”期間,學校立足申辦本科院校,統一規劃,分布實施。學校對舊校區進行了改造,完成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約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5億元;同時開工建設了新校區。
2.節約型校園建設穩步推進,節能減排意識不斷提高
學校積極開展節約型校園建設宣傳、教育工作,師生的節約意識有了普遍提高。在加強宣傳、教育的同時,工作上穩步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建立并完善了水電暖供應管理等相關制度,從制度上加強了對校園水電暖方面的管理、規范;學校在“十二五”期間投入大量節約型校園建設經費,各項節能、節水、節電和保護環境方面的技改工程相繼實施;同時嚴格按照國家的節能規范,科學規劃新校區建設,并按節能設計要求組織施工。
3.校園綠化美化工作成效顯著
五年來,校園綠化美化工作,根據南北校區的環境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花草樹木配植補種,精心養護管理,基本形成各自校區的風格與特色,做到了“春有花開、夏有樹蔭、秋有花果、冬有綠色的四季景觀。
4.資產總量穩步增長,為學校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資基礎。
“十二五”期間,學校積極爭取資金,加快學校的實驗室、多媒體建設。堅持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嚴格管理;堅持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加強存量的資產管理,優化新增資產配置,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5.餐飲、公寓和物業服務
制定了食堂成本核算和定期公布制度,嚴格按照保潔衛生標準和管理條例做好了餐飲采購、加工、銷售以及保潔工作和人員管理。積極開展了食品衛生9002認證的準備工作;加強學生公寓日常管理服務工作的制度建設,規范使用和入住手續,認真做好值班、安全檢查、消防巡查和清潔衛生工作的督查。
6.財務管理進一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
全面貫徹執行了新預算法、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高校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水平,全面提高了財務管理的 質量和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十二五”期間,學校后勤工作通過各項改革有力地推動了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后勤服務基礎條件,有效地調動了后勤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了后勤人員大局觀念和服務意識,服務質量和水準大幅度提升,師生滿意率不斷提高。但整體來看,尚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總量不夠,質量不高,與本科教育的要求還有差距。
2.后勤管理工作中還存在粗放式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程度不夠,目標管理不夠健全,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
3.后勤隊伍中高素質、懂市場、會經營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對缺乏,還不能較好地適應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需要。后勤管理和服務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4.資產管理中制度和機制建設還不夠完善,資產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效益最大化程度還不高。
5.學校資金總量不足,行政撥款和事業收入嚴重欠缺,入不敷出,困擾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十三五”期間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現代大學的管理思維,以學院穩定、發展為大局,以辦師生滿意的后勤為目標,繼續解放思想,深化后勤改革;堅持科學管理、規范管理、精細管理,進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強化內涵發展,實現科學發展,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務促成效,為學院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后勤保障與支撐。
(二)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繼續深化后勤行政改革,逐步建立起管理有序、運轉高效、協調發展的后勤管理保障機制;繼續推進學院后勤社會化改革,逐步建立起競爭有序、運行規范、服務到位、監督有力的市場化后勤服務機制;以改革創新的勇氣,以科學管理的態度,促使后勤工作進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逐步縮小與自治區重點本科大學后勤管理的整體差距。
具體目標:
——加快“新型高效后勤保障體系”的建設步伐,完成新校園建設任務,完善各項服務設施,更好地服務師生。力爭“十三五”期間形成市場競爭能力增強、服務保障到位、師生員工滿意,成效更加顯著的后勤保障新格局。
——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建立有效的服務質量監督體制,實現后勤服務標準化、規范化、長效化。
——進一步加強校園水、電管理,采取措施,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校園水耗、電耗總量節約10%,努力實現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標準。
——加快校園綠化“森林式”、“生態型”進程,力爭“十三五”期間在新校區校園綠化率達到45—50%以上。
——優化資源配置,盤活資產存量,科學使用、維護固定資產,進一步提升資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努力實現資產使用效益、效率最大化。
——全面貫徹執行新預算法、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高校財務管理
制度,提高財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水平,建立和完善“計劃主導、項目管理、預算控制、審計監督、成本核算”體系,完善“公開透明、規劃清晰、權責明確、相互制約、運轉協調、安全高效”的運行機制,建設適應工作要求的專業隊伍,全面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
三、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的主要任務及措施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改革和服務意識,加強后勤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擁有一支過得硬的后勤人員隊伍是為學院提供一流后勤服務保障的關鍵。
——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及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意見。進一步樹立后勤隊伍的大局意識、改革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
——全面落實學院全員聘任制,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努力探索出一套適應后勤實際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模式。 以建立“領導核心崗、管理關鍵崗、技工骨干崗、一般普通崗” 四個層次的梯隊崗位模式,形成“三建立、一堅持”的隊伍建設機制,即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建立人才儲備機制、建立崗位交流機制,堅持崗位培訓和持證上崗;
——要進一步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為師生服務的意識,在服務工作中不斷找差距,要傾聽師生意見呼聲,主動改進工作方式,努力化解師生矛盾,及時解決存在問題,盡職盡責地做好師生服務工作,提高師生滿意率;
(二)繼續推進后勤社會化改革
—— 制定改革的具體路線圖,分步實施。初步擬定改革的目標為:從2016年3月起,用三年時間基本實現我院的后勤社會化改革。把學院餐飲服務、公寓管理、綠化美化、水電維修、保潔物業、校內商業網點等管理與服務項目逐步從學院后勤行政系統中剝離出來,建立起與學院事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效率、規范化具有教育行業特色的后勤服務保障體系。
——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后勤服務市場,加大引進社會力量的力度,本著“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實行專業化托管。啟動學生公寓,餐飲,校園保潔,物業維修等服務項目實行社會化管理的籌備工作,建立起市場競爭能力增強、服務保障到位、師生員工滿意,成效更加顯著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增加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十三五”期間,將各管理、服務崗位進行任務分解,落實到人頭,做到人盡其責,各事其責。形成“服務有標準、崗位有職責、操作有規程、過程有控制、結果有獎懲”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管理服務體系,實現服務工作常態化;
——牢固樹立“后勤工作無小事”的觀念,強化作風建設。制定后勤服務管理精細化操作規范,實現精細化控制,優化精細化工作流程,在“細”、“實”、“精”上下功夫。
——建立健全學院后勤管理和服務監管體系,加強學院對后勤工作的考核、監督、檢查。按照“制定標準,健全制度,規范監管”的工作思路,成立相關監管考評小組,根據服務協議及行業標準制定各項質量服務指標及實施細則。同時,建立學院、職能部門、師生三級監管網絡,形成年考、月考、平時抽查相結合的考評制度,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使監督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住宿、餐飲和保潔服務。
——公寓推行物業化管理運行模式,實行樓長負責制,試行預約登記和自由組合住宿。與住宿學生簽定文明起居承諾書?!笆濉逼陂g力爭達到同類院校衛生達標先進單位。
——全面開展厲行節約,降低經營成本工作。重點在食堂推出穩定普通大伙、發展經營窗口,增加服務項目,細化班組核算,制定相應改進措施,降低伙食成本,節省支出。
(四)開源節流,精打細算,控制成本,增強效益,進一步加強學院財務管理。
——改革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運行機制,實施新的財務核算方式?!笆濉逼陂g學院將制定河套學院成本管理辦法、河套學院收費管理制度以及河套學院風險防控辦法,進一步完善學院預算、審批、執行、報告運行機制,為“費用攤銷、資產折舊、成本核算”奠定基礎,努力實現財務核算方式的根本轉變。 ——開源節流,嚴格執行財務收支標準,保障學院建設和發展資金的供給。加強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和學院財務管理制度,實施財務公開和群眾理財,增加財務管理的透明度;積極爭取財政和上級支持,保證公務費和專項經費總額穩定在6000—10000萬元;事業收入穩定在5000—8000萬元。
(五)強化校園生態環境意識和節能意識,做好學院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以新校區建設為重點,加快學院基本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笆濉逼陂g學院占地面積保持在1000畝左右,基本建設規模要保持在24萬平方米以上,完全達到本科院校的指標要求。
—— 強化校園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做好校園綠化美化工作。加強校園綠化美化的維護保養工作,科學規劃,做到“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維護好校園生態環境,校園綠化率達到45—50%以上。
——加強先進節能設施和技術的應用和推廣,逐步完成舊校區教學樓、實驗樓、公寓樓和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水電暖等節能設施設備的改造和推廣,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
——進一步加強節能宣傳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開展好以節約糧食和水電暖為主要內容節能降耗活動,提高節能意識。
(六)加強資產管理,進一步提升資產管理和服務水平
——進一步建立健全 “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資產管理體制,切實加強資產管理,整合學院資源,盤活學院資產;
——建立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監控體系,準確把握各類資產的總量、分布、結構和價值,對各部門、各單位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效益評估考評辦法,獎優罰劣,促進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建立健全物資設備采購供應管理體系,統一管理制度,規范辦事程序,降低采購成木,提高投資效益;
——創新思維,積極探討資產有償使用的管理辦法,提高資產使用效益;科學的使用、維護、管理固定資產,努力延長資產使用壽命,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七)加快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
——全面開展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建立一套科學高效、實用快捷的信息化網絡系統;完善學生公寓門禁系統智能化管理,建立事務維修、物業維修智能管理系統。
——繼續推進資產管理信息化建設,完善全院資產信息網絡,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信息資源提高資產管理效能;
——配合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后勤管理數字化、辦公無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