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概況:
河套學院在“十二五”期間,在上級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院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于2012年順利完成了由高職高專學校向本科院校的升級轉變。為了適應本科院校的發展要求,學院安全穩定管理工作也逐步走向了規范化,學院在人防、技防、物防方面都有很大發展,五年來學院教學生活秩序井然,未發生任何重大傷亡事件。
(一)主要成績:
1.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穩定的職能管理機構,制定了全面的安全穩定管理制度。學院升本后,負責安全穩定工作的職能機構保衛處由原來的副處級提升為正處級部門,部門內設機構也由原來的治安、綜合兩個科室增加到現有的治安、綜合、消防三個科室,明確了處室、各科室及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制定了考核制度等;學院成立的各類委員會和領導小組中,圍繞校園安全穩定工作的領導小組就有5個,包括安全工作委員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防火領導小組、國家安全領導小組等,都是由書記、院長任一把手,相關院領導和部系(處室)主要領導都是成員,辦公室設在保衛處;為了加強校園安全穩定,學院制定出臺了各項關于安全穩定工作的制度規定預案等十幾項,涉及校園安全穩定的各個方面,如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校園安全責任制,學院每年與部系、職能部門等安全責任主體負責人簽訂安全責任狀,部門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實行一票否決制,并與部門、部系年終考核掛鉤。再如校園車輛管理規定,消防安全預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
2.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體現“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管理理念。學院首先加強了保衛處的人員配備,現在處室有正式職工15名,雇用保安16名,對全院進行24小時值班和干部帶班制度。為了便于工作,學院經黨委會研究,給保衛處正式職工統一定制了服裝;為保衛處正式職工購置了人身意外喪害保險,給非正常班值班帶班人員以一定的特崗補貼。學院基本實現了群防群治,學院各部門以及與政府各相關部門加強信息溝通,建立了快速反應聯動機制。安全宣傳、安全演練、安全檢查已經成為學院安全穩定的常規工作經常開展;在物防方面,學院在每年的財務預算中,將安全器械購置費、消防器械年檢及購置費、巡邏車輛使用費、監控系統維護費等都作為專項經費列入預算。現在學院各種安全防范器械基本齊全,校園交通設施完備,有校園巡邏車一輛,品種齊全的器械裝備室一間。在技防上形成了覆蓋全部校區及校門前馬路的監控系統,學院每年有一定的專項維護預算,現在已經逐步對原顯示屏、線路進行了全面更新。學院在輿情監控方面,學院宣傳部、網絡中心、團委學生處分別從不同角度和以不同方式對師生輿情進行關注。2014年,學院先后制定了《河套學院關于加強網絡輿情監控暫行管理辦法》、《河套學院網絡輿情應急處置辦法》、《河套學院官方微博管理辦法》等文件,通過校園網監控、微博、校訊通、QQ群等密切關注校園師生言論,確保涉穩信息及時報送和處置。
(二).存在的問題:
1.校園周邊環境需進一步治理。學院分三個校區,特別是南校區醫學系門前為一個大型早市,人員和車輛流動大,小商小販占道經營,嚴重影響出行和正常教學;南北校區間為機動車道,在中午和晚上小商販經常占道經營飯菜食品,既影響交通安全又存在食品安全,同時夏季還易發生治安事件,我們與臨河執法局多次聯系進行整頓,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加強整頓。
2.監控系統嚴重老化,沒有一個成功的總控室。
3.警務室建設需進一步規范。
二、“十三五”發展規劃
學校安全穩定創建平安校園和綜合治理工作是學院各項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為了為廣大師生創建一個平安、和諧文明的學習工作環境,學院安全穩定工作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十二五”期間工作成績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特點和學院升本及搬遷新校區的具體情況制定本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針對高等學校辦學管理和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特點,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群防群治”,進一步加強軟硬件建設,為學院更好更快發展保駕護航。
(二)發展目標:
1.到2020年,隨著新校區的使用,學院安全保衛工作管理方面進一步規范院系兩級安全責任制,使學院各安全責任主體責任更加明確,考核更加嚴格,充分落實“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首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一票否決制”,實現安全工作群防群治;
2.將安全教育進課堂從師資、教材、大綱、課時及學分等方面進一步落實;
3.建成一個規范的警務室;
4.保衛處工作人員素質進一步提高,年齡結構和文化結構更加合理;
5.校園消防、交通配置及管理制度科學規范;
6.技防手段更加先進,建成一個高標準監控總控室,將校園巡邏、監控、報警、指揮、出警處置系統化,并實現與公安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聯網。
(三)主要任務:
1.安全管理體制建設:河套學院現在狀況是學歷層次多,有本科、專科、中職;校區多,有主校區、東校區、南校區及醫學系校區,而且各責任主體有的相對獨立,有的責任范圍又互相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有些方面責任不明確,院系兩級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夠到位,考核獎懲還未列入學院整體考核系列。“十三五”時期,隨著學院新校區的使用,各部系都有獨立的教學辦公區域,在管理上首先明確各責任主體的安全責任范圍、內容,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考核細則,將安全穩定納入學院整體年終考核范圍,并實行獎懲制度,考核結果與責任主體的財政預算掛鉤,形成人人關心安全人人參與安全的良好氛圍。
2.安全教育建設方面:與教務處協調,將安全教育、國防教育納入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保證在大綱、教材、課時、學分上有明確規定;在保衛處設立安全教育教研室,負責在全院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及國防教育,形成廣大師生都有安全意識,都懂安全知識,都參與安全管理的校園文化。
3.監控系統建設:現有監控系統設備老化,顯示屏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沒有一個統一的高標準總控室,也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維護,在管理上還沒有將監控、報警、出警處置等系統化,“十三五”期間,在新校區建設中,將校園監控系統建設納入新校區建設總體規劃,引入最先進的監控系統,建設一個全覆蓋高標準的總控室,將校園監控、消防總控、門禁、智能報警及指揮出警系統化,真正發揮技防的作用,及時實現與公安、上級主管部門聯網。
4.警務室建設:“十三五”期間,學院基本完成新校區的整體搬遷工作,新校區地處比較偏僻,與派出所相隔較遠,學院保衛人員又沒有執法權和強制權,為了快速有效的處置校園治安事件,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學院與公安部門協調,雙方出人,在學院建設一個規范的校園警務室,保證維護好廣大師生的利益。
5.人員配置:保衛處現有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專業人員缺乏,嚴重制約著職能的拓展,搬入新校區,隨著管理規范擴大,條件的改善,職能的增加,保衛處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需進一步提高,計劃引入2-3名大學生負責安全教育、監控和消防設施使用維護,負責對保安人員、值班人員及各安全責任主體的考核事宜,提升管理水平。
6.學院校門及樓宇的保安人員引進保安公司負責相關工作。
(四)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校園安全穩定工作是學校廣大師生開展教學科研及生活的前提和保障,關系著千家萬戶,所以必須高度重視學校安全。而保證學校安全穩定又需要社會各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學院內部各部門的有力配合,要有效的協調各種關系,強有力的推進各項工作,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學院成立的各類委員會及組織中,涉及安全穩定工作的組織,組長一般都是學院主要領導,但不直接管理具體事宜,要進一步加強各領導小組的工作,認真履行小組職責,定期開展專項會議,實切解決安全穩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另外各安全責任主體部門要明確部門安全工作具體負責人,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確保安全工作落實到位,不留余地。
2.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各項工作有效運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校園安全穩定工作必須以充足的經費資源作保障。各類安全設備設施保證要一次性建設到位,每年需要的維護保養購置費用要充足;另外雇用保安及節假日、非正常班時間的值班及帶班費用有保障;由于保衛處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工作人員的制服、保險等都要有所保證;實現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后,要有一定的獎懲經費。
3.人員保障:十三五期間,保衛處新設安全教育教研室,增加代課教師2名,高學歷管理人員(有相關專業知識)2名,主要負責監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