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團刊《先驅》
![2807A](/__local/9/2A/B4/03DE8E40B95F89A46895651DC3C_6844EC24_2807A.jpg)
第一份團刊《先驅》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開始進行恢復和整頓青年團工作。北京的青年團組織為了加強團的思想建設,創辦了《先驅》半月刊,編輯部設在北京大學文學院內,由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鄧中夏以及劉仁靜等主編。
在《先驅》的發刊詞中,編者鮮明地提出:刊物所擔負的任務有以下三項:“一是努力喚醒國民的自覺,打破因襲、奴性、偷惰和依賴的習慣,而代之以反抗的創造精神。二是努力研究中國的客觀實際情形,而求得最合宜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三是介紹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成績和失敗之點,以供我們運動的參考。”
1922年1月15日,《先驅》出版了第一期,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第一個機關刊物。《先驅》創刊后,特別是成為團中央的機關刊物后,運用了較大篇幅探討和研究有關中國革命和青年團的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社會各階級狀況的分析、青年運動的方向、青年團的工作方針、共產黨和青年團的關系等。
另外,還配合中國共產黨關于民主革命綱領的形成和提出,刊載部分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例如列寧的《民族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就由《先驅》創刊號譯載,使得列寧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得以先在青年團內傳播。
1923年8月15日,《先驅》在出版第25期后停刊,出版發行時間只有一年零8個月。《先驅》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最早的一份團中央機關刊,盡管存在時間很短,但是由于它能夠旗幟鮮明地宣傳馬列主義、宣傳十月革命、宣傳共產黨和青年團的主張,宣傳反帝反封建,所以在擴大共產黨和青年團在社會和青年中的影響,加強對團員的思想教育,統一全團的思想等方面,還是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