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管理系的總體狀況
1. 組織結構及職責分工
河套學院經濟管理系下設管理學和經濟學兩個學科,開設財務管理、審計學、金融工程、國際商務四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學生1214人。系內現有專任教師53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9名,博士9名、碩士25名。具有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教師占比64%;副高以上教師占比49%。各部門各司其職,明確分工,確保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2. 核心工作貫徹落實情況
經濟管理系緊密圍繞黨的教育方針,通過多種途徑貫徹落實核心工作。教學工作方面,建成自治區級在線精品課程1門,自治區級一流課程3門。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引進,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科學研究方面,內蒙古西部縣域經濟研究中心被確認為自治區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自2012年以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20項,發表論文360篇,出版專著17部,編寫教材25部,調研報告25份。學生工作方面,通過系統的入學教育和軍訓,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團隊精神。實驗室建設方面,注重設備更新和安全管理,提升教學效果。黨建與團學工作方面,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政治意識。社會服務方面,積極參與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各類服務項目,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3. 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
經濟管理系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通過多種措施確保廉潔從教。首先,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風廉政建設相關政策法規,提高廉潔意識。其次,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各級領導干部進行廉政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再次,強化責任追究,對違反廉政規定的行為堅決查處,絕不姑息,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4. “四風”問題的預防和處理
經濟管理系在預防和處理“四風”問題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首先,通過定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增強教職工的廉潔自律意識。其次,建立健全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定,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再次,加強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四風”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問題不反彈、不回潮。
5. 工作作風建設
經濟管理系高度重視工作作風建設,通過多種途徑營造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良好氛圍。首先,倡導實干精神,鼓勵教職工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其次,通過評優評先、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全體教職工向先進看齊。再次,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選拔任用德才兼備、作風過硬的干部,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6. 晉位升級與審核評估準備
經濟管理系在做好學院晉位升級和審核評估準備工作中,積極發揮作用。通過梳理總結經驗,制定詳盡的工作計劃,逐步推進各項工作。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晉位升級和審核評估工作順利進行。
二、師資隊伍建設
1. 現狀及困難
經濟管理系在師資隊伍建設中面臨人才引進難度大、教師培訓機會少、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系內制定了一系列改進計劃,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拓寬教師培訓渠道,提供更多實踐鍛煉機會。
2. 成功案例和經驗
2023年,經濟管理系通過內部培訓和外部引進,顯著提升了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特別是在自治區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了多項榮譽,有效激勵了其他教師。
3. 2024年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
2024年,經濟管理系計劃引進2名博士和1-2名碩博士,并通過多種渠道培養現有教師,如選派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提升其實踐能力。
4. 博士及碩博士培養計劃
針對2024年計劃培養博士2名、引進碩博士1-2名的目標,目前已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并針對人才引進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5. 教師企業實踐鍛煉
選派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通過實際工作提升其實踐能力。實踐過程中,教師們不僅學到了企業管理的實際操作,還增強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6.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在自治區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經濟管理系的多名教師獲得了優異成績,這不僅提升了個人榮譽,也為其他教師樹立了榜樣,有效激勵了全體教師的教學熱情。
三、專業與課程建設
1. 專業設置和調整優化
2023年,經濟管理系在專業設置和調整優化方面采取了多項舉措,如申報農林經濟管理新增專業,優化財務管理與審計學專業。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專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2. 課程建設問題及解決方案
在推進本科合格課程、優質課程等方面,經濟管理系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教學團隊有待優化、教學資源不足、教學改革力度不夠等。針對這些問題,系內制定了詳細的解決方案,如優化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推進教學改革等。
3. 教材建設和選用
經濟管理系在教材建設和選用方面采取了創新舉措,如編寫和選用符合市場需求和教學實際的教材,確保教材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學術性。
4. 新增專業申報
農林經濟管理新增專業的申報工作進展順利,該專業緊密對接地方支柱產業,預期將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5. 專業優化措施和成效
在優化財務管理與審計學專業過程中,經濟管理系采取了多項措施,如引進高學歷人才,派專業教師外出學習培訓等,多措并舉提升教學質量。
6. 產業學院建設
申報數字經濟應用產業學院,并停止與達內教育集團校企共建專業,旨在提升教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通過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實踐機會和就業前景。
7. 產業學院專業建設方案
將審計學、國際商務等專業納入產業學院建設,通過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提升專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8. 微專業和教學創新團隊
申報微專業和教學創新團隊,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滿足市場需求和學生發展需要。
9.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
經濟管理系積極推進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通過加強思政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
四、教學質量監控
1. 2023年教學質量監控措施
2023年,經濟管理系在教學質量監控和評估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如定期開展教學檢查,建立教學質量評估機制。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2. 2024年教學質量提升計劃
2024年,經濟管理系計劃采取更多新措施提升教學質量,如加強教學資源配置,優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五、科學研究
1. 科研課題申報和成果
2023年,經濟管理系在科研課題申報和成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如承擔多項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這些成果有效提升了系內的科研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2. 學術交流支持政策
經濟管理系通過多種政策支持教師參與學術交流和會議,如提供資金支持,鼓勵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3. 科研平臺建設計劃
內蒙古西部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的驗收工作進展順利,若驗收通過,將利用60萬經費進行科研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系內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4. 教師科研成果
包明齊、于相賢等教師在申報省部級以上課題和教育廳項目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系內的科研工作樹立了榜樣。
5. 高質量教科研論文
2023年,經濟管理系發表了多篇高質量教科研論文,有效提升了系內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6. 科研成果獎申報措施
經濟管理系通過多種措施爭取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如提供資金支持,鼓勵教師申報科研項目。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系內的科研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六、實驗室建設
1. 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2023年,經濟管理系在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戰,如設備老化、軟件更新存在困難等。針對這些問題,系內采取了多項措施,如更新設備與軟件,提升實驗室的整體水平和效果。
2. 實驗室安全管理和設備更新計劃
2024年,經濟管理系計劃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更新實驗設備,確保實驗教學的安全和效果。
七、學生工作
1. 學生軍訓和入學教育
2023年,經濟管理系在學生軍訓和入學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如通過系統的軍訓和入學教育,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團隊精神。
2. 獎助學金評選和心理健康教育
經濟管理系在獎助學金評選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了多種措施,如公平公正地評選獎助學金,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
3. 學生就業和實習
經濟管理系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和實習質量,如與企業合作,提供更多實習機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八、黨建與團學工作
1. 團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
經濟管理系通過多種創新措施提升團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開展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
九、社會服務
1. 農產品電商基地建設
農產品電商基地建設進展順利,通過選擇巴彥淖爾市的農產品進校園,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
2. 電商服務品牌塑造
教師和學生團隊在塑造電商服務品牌方面開展了多項活動,如開展電商培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十、實習就業及學生競賽
1. 財經類專場就業招聘會
2024年,經濟管理系計劃舉辦財經類專場就業招聘會,通過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和競爭力。
2. 校園招聘及實習就業研討
與市政協經濟與農牧委員會及人社局共同引進企業進校園,開展校園招聘及實習就業研討,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實習效果。
3. 學生競賽品牌建設
經濟管理系通過多種創新措施提升學生競賽品牌,如組織市場調研與分析大賽、電子商務“創意、創新、創業”及ERP沙盤等學生競賽活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結語
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河套學院經濟管理系在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與課程建設、科學研究、教學質量監控、學生工作、黨建與團學工作、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未來,經濟管理系將繼續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為巴彥淖爾市和河套學院的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