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建設-藝術設計-課程標準- 《設計概論》教學大綱
《設計概論》教學大綱
課程標準 加入時間:2011/11/16 21:32:12 來源:admin 訪問量:627
一、課程性質
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是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方向)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前開設三大構成、PHOTOSHOP等課程,它是平面廣告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等課程的基礎,因此,這門課程對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均具有重要價值。
二、課程的基本要求
設計概論是以設計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考察設計的特殊性和個別性,力求闡明設計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規律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它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設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并初步具有理解、把握和分析設計理論知識的能力。通過對設計學的研究范圍、設計的多重特征以及東西方設計源流的分析,明確設計與特定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關系,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的關系。以設計學的涵蓋范圍為主體,探討設計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體教學方式,以生動直觀的圖片資料強化教學效果。
三、課程設計思路
1、教學方法緊密聯系當前國內外設計形勢闡述設計的重點理論,同時開展課堂討論,使學生在弄清有關前沿設計的基礎上,掌握本專業的學習的前景,探索學習本專業課程的基本方法。
2、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了解設計的歷史、設計的特征、設計的思維方法、設計的形態有哪些內容及設計在市場中的操作步驟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還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中各時期的設計發展狀況,指導學生搜集和整理相關設計理論知識的資料,用于指導實踐,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素質,在以后的創作和設計中得以借鑒和啟發。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設計基礎理論的與形象資料的觀摩,讓學生對設計概念、歷史發展概況及設計風格樣式、流派有基本的了解,以及對于設計這一藝術領域的程序等有較明確的認識和理解。使學生初步懂得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懂得從生活需求、技術條件、藝術風格和市場規律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設計的基本原理,并能在設計課程中運用它。
二、能力目標
通過合作學習、探討性學習與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具有團隊合作的素質和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有良好的學習遷移能力;養成善于采集信息、整理資料、分析、綜合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
第三部分 教學內容及課時分配
一、教學內容
(一)總述
[學習目的要求]
1.明確設計的概念、內涵、社會作用。
2.了解本課程的意義,懂得學習本課程的方法。
[主要教學內容]
1.設計的概念。
2.設計的社會作用。
3.學習設計理論的意義。
(二)中國工藝史概述
1.使學生基本了解我國工藝美術的發生、發展、主要品種和代表作品,以及各時代的風格。
2.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文化遺產的能力。
1.上古時期的工藝美術。
2.中古時期的工藝美術。
3.近代工藝美術。
4.現代工藝美術。
(三)工業設計史概述
1.使學生大致了解世界工業設計發生、發展的過程、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設計風格。
2.使學生對當今設計發展的趨勢有所了解,幫助學生建立符合時代潮流的設計理念。
1.工業革命與工業設計的誕生。
2.現代主義與包豪斯學院。
3.當代工業設計發展趨勢。
(四)設計的要素
1.使學生懂得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對未來產品的功能要求、技術條件、藝術風格和市場趨勢做細致分析,理解設計過程是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相結合的過程,以及它與藝術創作的區別。
2.在講授過程中使學生初步了解有關的人文科學、美學和市場學的知識,從而懂得藝術設計需要多種知識的綜合。
1.功能要素。
2.技術要素。
3.藝術要素。
4.市場要素。
(五)設計的過程和創造方法
1.產品設計步驟。
2.創造活動和創造方法。
1.使學生了解科學的設計步驟,懂得必須在設計實踐中進行規范操作。
2.使學生了解創造是有規律可依的,從而學會自覺運用創造規律,發揮創造才能。
(六)各類設計的特點和設計原則
1、使學生初步懂得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與環境設計應遵守的主要原則。
2.初步學會用學到的原則評價各類設計作品。
3.初步學會自覺運用學到的原則進行簡單的設計。
1、產品設計的原則。
2、視覺傳達設計的原則。
3、環境設計的原則。
課時分配表
【有關說明】
1、課堂教學與學生自學相結合,任課教師能夠指導和監控學生的自學。
2、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加強實踐教學,督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章次
課程內容
課時
備注(教學方法)
1
總述
6
一般講授+課堂討論
2
中國工藝史概述
重點講授+重點提示
3
工業設計史概述
4
設計的要素
重點講授+課堂討論
5
設計的過程和創造方法
重點講授+作業
各類設計的特點和設計原則
合計
36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1、該課程以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優秀作品賞析,座談,講評等方式進行講授。定期開展學術講座與研討會;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啟發式、討論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還開展專題討論,學生撰寫體會和小論文;印發其他輔助資料,使學生增加信息量、拓寬知識面。
該課程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以生動形象的輔助教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使用多媒體教學,主要講授設計的基本概念,設計的本質,講授設計領域的基本知識點和基本理論。使學生理解設計的意義與目的、價值、類型等,形成對專業設計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專業的熱忱,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2、《設計概論》主要研究中外設計歷史現象本身的規律、研究設計歷史與現代設計的相互關系、研究設計與市場的相互關系,我們組織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們學習它就是為進一步的專業設計打下堅實基礎。
3、提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率達90%。課件的制作過程使課程資源、內容等知識范疇的材料得以優化,使教師的思路、教學程序與組織、教案編寫與表達更為清晰。
二、評價建議
本課程采用平時考查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評定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末考試成績占60%。
考核評價按照“過程考核與(期末)綜合考核”相結合、學校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等思路進行設計。要詳細列出每次過程考核的內容及所占比例權重;作業、課堂提問、出勤率等考核指標的比重;技能訓練考核內容及所占比重;最終確定課程成績。
三、教科書編寫建議
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薦的教材,但要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講義。
附錄教材及主要參閱書目
【教材與參考書目】
指定教材:
《設計概論》 丁朝虹 編著遼寧美術出版社
參考書目:
1、李硯祖編著,《藝術設計概論》,湖北美術出版社。
2、尹定邦著,《設計學概論》,湖南科技出版社。
3、凌繼堯著,《藝術設計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一條:《字體與版式設計》教學大綱 下一條:廣告創意與表現》教學大綱
【關閉】
河套學院藝術系?版權所有 蒙ICP備13003451 地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云中大街河套學院 郵編: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