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建設-藝術設計-課程標準- 《字體與版式設計》教學大綱
《字體與版式設計》教學大綱
課程標準 加入時間:2011/11/16 21:32:45 來源:admin 訪問量:568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課程性質
字體與版式設計課程是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方向)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前開設三大構成、PHOTOSHOP等課程,它是平面廣告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等課程的基礎,因此,這門課程對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均具有重要價值。
二、課程的基本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考生能夠掌握版面設計的一般規律并與實踐有機結合。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通過以點帶面的思維能力培養,使考生熟練的掌握基本編排技能,包括形態、色彩、肌理、空間、體積、構圖的形式感等。
三、課程設計思路
1、系統講授有關版面設計各構成要素、創意及各媒體版面的創作技巧等基本理論,使學生有一個系統而比較明晰的把握。
2、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多多接觸實際案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閱讀和鑒賞,這是創作的先導和基礎。同時,閱讀和鑒賞能力本身,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3、該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課,采用以課堂教學為主,輔之以討論、作品賞析、實踐練習等多種教學手段,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字體與版式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手段,字體與版式設計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對文字的形象進行符合設計對象特性要求的藝術處理,以增強文字的傳播效果。因此,字體與版式設計的能力是廣告設計師崗位核心能力之一,本課程學習和掌握字體設計基本知識和技能,并通過課程項目的訓練來培養學生字體與版式設計的實際技能,為學生盡快掌握后續的專業設計課程打下良好基礎。
二、能力目標
1、系統掌握字體與版式設計的各種基礎知識,并能夠運用這些基礎知識來編排完整的版面作品。
2、通過合作學習、探討性學習與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具有團隊合作的素質和能力,學會自主學習,有良好的學習遷移能力;養成善于采集信息、整理資料、分析、綜合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
第三部分 教學內容及課時分配
一、教學內容
第一章版面構成概述
一、學習目的要求
明確版面構成的內涵,構成原則及造型要素,并了解21世紀版面藝術發展的趨勢。
二、主要教學內容
第一節版面構成的內涵及發展趨勢
第二節版面構成的原則
第三節版面構成的造型要素
第二章 版面構成的形式原理
深入認識到形式美法則在版面設計應用中的重要性,并要求學生能夠利用各種形式美法則突出設計創意的表現主題。從這些抽象美的觀念及涵養中,使學生獲得美的感覺。
第一節重復與交錯
第二節節奏與韻律
第三節對稱與均衡
第四節對比與調和
第五節比例與適度
第六節變異與秩序
第七節虛實與留白
第八節“力揚”與網格
第九節變化與統一
第三章文字、圖片、圖形的版面構成
將文字、圖片、圖形諸要素,根據特定內容的需要進行組合排列,并運用造型要素及形式原理,把構思與計劃以視覺形式表達出來,要求學生尋求藝術手段來正確地表現版面信息。
第一節文字的版面構成
第二節圖片的版面構成
第三節圖形的版面構成
第四章 版面構成的實際應用
明確在各類型平面設計實際操作中版面構成所遵循的原則與方法,要求學生鑒賞分析各類型精典案例,并能夠在實踐中得以應用。
第一節報紙廣告的版面構成
第二節招貼廣告的版面構成
第三節直郵廣告的版面構成
第四節企業形象的版面構成
第五節書籍的版面構成
第六節包裝裝潢的版面構成
第七節網頁的版面構成
課時分配表
【有關說明】
1、課堂教學與學生自學相結合,任課教師能夠指導和監控學生的自學。
2、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加強實踐教學,督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章次
課程內容
課時
備注(教學方法)
1
版面構成概述
6
一般講授+課堂討論
2
版面構成的形式原理
24
重點講授+重點提示
3
文字、圖片、圖形的版面構成
14
4
版面構成的實際應用
重點講授+課堂討論
5
實踐內容(作業)
30
重點講授+作業
合計
72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設計是解決技術問題的一種方式,又是技術的基礎之一,也是通用技術各個模塊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引導學生親歷設計過程的教學中對以下幾個問題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1.提高學生對設計過程的參與程度。
教學的過程是指達到教學目的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在技術教學活動中,學生要親歷產生需求、構思方案、表達交流、制作、試驗、評價以及相應的分析、權衡、選擇、優化、綜合等組成的一系列技術過程;經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才能使學生可能產生多樣化的思維,才能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學生的技術素養才能得到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才能得到培養。所以,在技術教學活動中要特別強調學生的全員性和全程性參與,即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學習技術課程,每個學生都要參與技術活動,每個學生都要經歷技術活動的全過程。要做這“兩全”,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技術問題的強烈興趣,以吸引他們主動而積極地參與設計過程。
2.引導學生生成多個設計方案
技術問題是多種多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用多種技術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問題,生成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案。在形成多個方案的基礎上,才能使學生真正經歷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以使學生對設計過程獲得比較完整的體驗。
3.加強設計中的過程評價
由于技術設計的最終結果往往會有產品,對產品的評價標準又比較容易量化,所以,在對設計的評價過程上容易產生重視結果評價、忽視過程評價的現象。
設計過程是學生手腦并用的過程,過程評價可以促進這種互動的發展,鼓勵學生注重對技術的探究,有利于形成規范的操作行為,實現情感價值觀的體驗。
二、評價建議
本課程采用平時考查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評定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末考試成績占60%。
考核評價按照“過程考核與(期末)綜合考核”相結合、學校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等思路進行設計。要詳細列出每次過程考核的內容及所占比例權重;作業、課堂提問、出勤率等考核指標的比重;技能訓練考核內容及所占比重;最終確定課程成績。
三、教科書編寫建議
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薦的教材,但要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講義。
附錄教材及主要參閱書目
【教材與參考書目】
指定教材:版面構成》 王汀 編著廣東人民出版社
參考書目:
1、《世界版面藝術精粹》,梁中國編著。
2、《視覺流程的設計原則與方法》,丁為美編著。
上一條:《工程管理》教學大綱 下一條:《設計概論》教學大綱
【關閉】
河套學院藝術系?版權所有 蒙ICP備13003451 地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云中大街河套學院 郵編: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