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春,大學本科,主任護師,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河套學院護理學科帶頭人、康復專業負責人、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教學督導。獲得自治區級、市級及院級榮譽十余項。主持和參與自治區級、院級科研課題多項,主編、參編教材6部,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承擔《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護理禮儀》《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烏蘭圖雅,本科學歷,教授,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為河套學院生物學學科帶頭人、學術委員會成員、教學督導。曾多次榮獲國家、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學院不同級別的嘉獎;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撰寫專著、教材數部,在核心期刊等不同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承擔《病原微生物學》《免疫學》《傳染病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白樹林,本科學歷,高級實驗師,畢業于包頭醫學院。曾多次獲得優秀教師、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參編教材3部,發表論文數十篇。承擔《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秀英,大學本科,教授,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現任河套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教學督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教學名師。曾獲得過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優秀軍訓工作者等多項榮譽。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自治區級課題1項,參與各級課題研究8項,主編專著1部,主編教材3部,參編教材多部。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篇。承擔《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張麗華,大學本科,教授,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助產教研室主任,助產專業帶頭人,“內蒙古自治區高職醫藥衛生類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護理學會老年護理組”常務委員,河套學院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課程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教學督導。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及院級榮譽十余項。主持自治區級科研課題1項、校級課題2項,參與各級課題6項,作為副主編參編教材4部、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篇。承擔《婦產科護理學》《產科學》《護理學研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高娃,博士后,教授,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預防醫學協會博士后出站。內蒙古自治區蜱媒人畜共患傳染病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蜱媒病原微生物群及相關疾病。主持科研項目國家級2項、自治區級4項、市級4項。 獲批自治區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計劃的A類領軍人才及“河套英才”等。獲巴彥淖爾市自然科學獎及中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論文有6篇,累計影響因子達35左右。主編教材和專著各1部。主要承擔《病原微生物學》《免疫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艷,大學本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實驗實訓辦公室主任。曾多次獲得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輔導員、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參與內蒙古自治區及河套學院科研課題多項,在中文核心期刊、省部級期刊發表論文數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發表論文6篇。承擔《五官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楊麗群,大學本科,副教授,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多次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級和巴彥淖爾市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發表論文6篇,參編教材4部。承擔《全科醫學學》《兒科學》《兒科護理學》《人體發育學》的課程的教學工作。
邢立群,大學本科,副教授,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護理學科學術骨干。曾獲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先后發表學術論文I0余篇,主編、參編教材5部,參與多項科研項目。承擔《生物化學》《護理心理學》《康復心理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宋青山,大學本科,副教授,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曾多次獲得優質課、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主持科研項目2項,發表論文8篇,其中1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專利1項。承擔《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生理學》《醫用化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強,大學本科內蒙古師范大學。曾多次獲得優質課、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主持、參與科研項目4項,主編、參編教材5部,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承擔《組織胚胎學》《人體解剖學》《創新創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何俊,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 臨床黨支部書記,曾擔任康復專業教研室主任和專業帶頭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康復治療技術品牌專業》和《康復評定技術》校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多次獲得優秀教師和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指導學生參加全區世界技能大賽,獲得團體三等獎。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近年來,先后撰寫并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二十多篇臨床醫學及教學方面的論文。承擔《康復功能評定學》《作業治療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李鵬云,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醫學人文教研室主任。曾獲得優秀教師、優秀黨員、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個人、優秀輔導員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參與科研項目2項,發表論文8篇,完成專著1部,參編教材5部。承擔《護理倫理學》《醫學倫理學》《就業指導》等課程教學工作。
張澤雄,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曾多次獲得優質課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發表論文5篇,參編教材3部。承擔《外科學》《外科護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趙培紅,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在教育教學中與臨床結合,因材施教、探索新的教學手段、敢于創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發表論文2篇。承擔《五官科學》《五官科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楊海榮,大學本科,主治醫師,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在教學中嚴于律己,認真備課。熱愛醫學教育事業,耐心細致為學生答疑解惑。堅持向有經驗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工作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受到同行認可和學生的愛戴。承擔《兒科學》《兒科護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李文霞,大學本科,講師,主管護師,畢業于寧夏醫科大學。曾多次獲得學生最喜愛的老師、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發表過多篇教學論文。承擔《傳染病學》《傳染病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劉冰,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護理教研室主任。內蒙古護理學會外科護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普通話測試員。先后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教壇新秀、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優秀德育工作者、青年教學標兵等稱號。參加國家級、自治區級、院級各類型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主持、參與院級科研項目4項,參編教材編3部,發表教科研論文十多篇。承擔《外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孫學明,碩士研究生,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康復教研室主任、臨床醫學黨支部組織委員兼統戰委員。曾獲得院級優秀教師、優秀黨員、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主持、參與科研課題4項,主編、參編教材5部,在國家級、省級期刊上發表臨床醫學及教學方面的論文十余篇。承擔《物理治療學》、《人體運動學》《基礎護理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楊江流,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寧夏大學。醫學基礎教研室主任。曾獲第三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銅獎1項,巴彥淖爾市政府自然科學獎1項。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比賽多次獲獎。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河套學院科研項目各1項,參與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3項,發表論文7篇,主編、參編教材3部。
承擔《生理學》《生物化學》《社區護理學》《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李曉燕,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醫學影像教研室主任。曾獲得優秀教師、骨干教師榮譽稱號,并在國家級、院級和系級各類型教學技能大賽中多次獲獎。參與科研課題3項,參編教材5部,發表論文6篇。承擔《護理學基礎》《護理學導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劉瑞娟,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天津科技大學。獲得河套學院優秀教案一等獎等,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主持、參與科研項目6項,發表論文8篇,其中1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申請專利1項。承擔《藥理學》《生物化學》《醫用生物學》《營養學基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付靜,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曾多次獲得優質課、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參加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主持科研項目1項,參與教科研項目6項, 發表論文5篇,參編教材2部。承擔《病理學》《健康評估》《診斷學》《內科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崔云虹,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曾獲內蒙古自治區蒙漢兩種文字書寫中華經典比賽優秀獎、河套學院首屆蒙漢兩種語言文字誦讀中華經典比賽優秀獎、硬筆書法大賽三等獎,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比賽多次獲獎,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主持院級科研項目2項,編寫教材2部,發表論文5篇。承擔《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人體寄生蟲學》《醫學生物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褚震芳,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曾獲得優質課教師的稱號。多次獲得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優秀獎、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比賽二等獎。主持院級科研項目2項,主持院級優質課程及在線課程的建設項目2項。主編、參編教材4部,發表論文8篇。承擔《生理學》《藥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張葉,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主持校級科研項目1項,發表論文8篇,參編教材2部,副主編論著2部,專利1項。承擔《藥理學》 《生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馨岳,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河北科技大學。曾獲得優質課教師榮譽稱號,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發表論文3篇,參編教材2部。承擔《藥理學》《病理學》《康復心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明慰,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廣州醫學院。曾獲優秀共產黨員、新生軍訓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高等學校骨干教師榮譽稱號,參加院系各類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參與科研項目2項,發表中英文論文6篇,參編教材2部,發明專利1項。主要承擔《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基礎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吳群,碩士研究生,講師,畢業于長春中醫藥大學。參加各類型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參與科研課題1項,發表論文2篇。承擔《語言治療學》《中醫學基礎》《中醫護理學》《推拿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趙玉杰,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曾獲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參與科研2項,發表論文4篇。承擔《外科學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靳麗,大學本科,講師,主治醫師,內蒙古醫科大學。 曾多次獲得優質課教師、學生最喜愛的老師、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參加青年教師技能大賽獲三等獎,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參與內蒙古自治區科研一項,主持校級科研一項,發表論文數篇。承擔《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診斷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李紅,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多次獲優質課教師、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參與內蒙古自治區級科研1項、院級科研2項,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3部,發表論文15篇。承擔《老年護理學》《皮膚性病學》《護理倫理與法規》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劉立飛,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多次獲得優秀輔導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參加青年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主持院級教科研項目2項,發表論文數篇,主編、參編教材3部。承擔《外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護理管理學》《大學生軍事理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劉利,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曾獲得優質課教師稱號,參加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和實踐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指導學生參加自治區高等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中榮獲團體三等獎,在優秀教案評選中榮獲二等獎。參與科研項目4項,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參編教材3部。承擔《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醫學倫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孟澤,本科學歷,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獲得優秀教師、優質課教師及內蒙古自治區護理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2014年曾赴德國參加中國衛生類教師培訓班的學習。承擔《基礎護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苗曉靜,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多次獲得優質課教師稱號,并在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和實踐教學技能大賽中獲獎。承擔《眼科學》《護理禮儀》《護患溝通》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田金霞,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獲得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生最喜愛老師等榮譽稱號,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技能大賽多次獲獎。發表論文5篇,參編教材3部。承擔《護理學基礎》《護理學導論》《常用護理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喬軍偉,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多次獲得優質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比賽多次獲獎。參與科研項目2項,參編教材3部,發表論文5篇,承擔《精神科護理學》《人體解剖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黃曄,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包頭醫學院。曾獲得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并在國家級、院級和系級各類型教學技能大賽中多次獲獎。發表論文6篇,參編教材5部。承擔《婦產科護理學》《高級產科學》《護理管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梁強,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包頭醫學院。曾獲得優秀班主任、優秀學生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參加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發表論文4篇,參編教材3部。承擔《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外科護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趙莉娟,大學本科,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獲得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參加院級和系級各類型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參與校級重點課題一項,發表論文8篇,參編教材4部。承擔《兒科護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藥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李文杰,本科學歷,講師,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曾獲“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技能大賽多次獲獎。參與科研課題2項,發表論文3篇,參編教材3部。承擔《內科護理學》《健康評估》《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婧,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河南大學。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技能大賽多次獲獎。發表論文3篇。主要承擔《功能解剖學》《護理教育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賽恒,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參與教科研項目3項,發表教科研論文9篇。承擔《臨床醫學概論》《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和燕,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陜西中醫藥大學。參加院系各類型教學技能大賽多次獲獎。主持、參與科研課題2項,發表論文3篇。承擔《物理治療學》《康復醫學概論》《中醫學基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圖雅,本科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于日本國國立岐阜大學醫學研究科。主要研究方向是小鼠消化系統的Apc基因的形態形成發生改變時,對Wnt信號傳導系統的功能和控制的變化。發表論文有《A disturbance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population and kinetics in APC1638T mice.》Med Mol Morphol, doi: 10.1007/s00795-016-0152-5 (2017)。2018年入職于河套學院醫學系,主要承擔《婦科護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苗雨潤,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清華大學醫學部。研究方向為基礎醫學-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構建。曾獲第十二屆中國實驗動物科學年會優秀論文獎、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實驗動物管理與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在2017疫苗創新與應用學術年會暨‘沐靈杯’第二屆生物制品青年學者論壇論文大賽中獲優秀論文獎。發表論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SCI1篇。擁有授權發明一項。承擔《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醫學統計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馬宇星,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農業大學;研究方向納米生物制藥。發表論文2篇。擔任《護患溝通技巧》《病毒學概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胡玥,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獲河套學院優秀教案評選三等獎,參加實驗實訓教學技能大賽獲二等獎。發表論文2篇。承擔《內科護理學》《健康評估》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任鐵順,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發表論文3篇。承擔《藥理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烏恩琦,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參加青年教師實驗實訓技能大賽獲獎。發表論文3篇。承擔《醫學統計學》《預防醫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李曉娜,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發表論文3篇。承擔《皮膚性病學》《藥理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
王茹,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發表論文2篇。承擔《外科護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熊子增,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藥物質量標準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2篇。承擔《護理教育學》《醫學倫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劉丹,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研究方向慢性病空間流行病學。主持自治區級科研創新項目1項,參與國自然、中國疾控橫向項目、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3項。發表論文2篇。承擔《傳染病學》《預防醫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王婷,大學本科,助教,畢業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曾獲得過5.12護理技能競賽一等獎,優秀黨員榮譽稱號。發表論文3篇。承擔《急危重癥護理學》《急診醫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趙慧敏,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蒙古醫科大學。發表論文2篇。 承擔《醫學心理學》《藥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樊紅霞,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長鏈非編碼RNA調控肝癌發生發展及轉移機制,于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完成碩士期間課題研究,參與論文《Decreased 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P7 predicts unfavorable prognosis and promotes tumor proliferation via the modulation of the STAT1-MAPK pathwa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發表論著《lncRNA XLOC006926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研究》;。承擔《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趙挺祺,碩士研究生,助教,畢業于內蒙古醫科大學。研究方向為腫瘤的凋亡機制。發表論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一篇。承擔《護理學基礎》《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