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張海迪活動
1983年1月7日至22日,黨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團中央宣傳部長魏久明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空隙時間,山東團省委副書記給他講了張海迪的事跡,還告訴他新華社記者宋熙文為張海迪寫過內參,為《人民日報》寫過張海迪的報導。
在得知張海迪事跡的當天晚上,魏久明查閱了內參和《人民日報》上的報道,感到張海迪的事跡確實感人,同時她的人生價值觀可以成為青年學習的榜樣。
于是,魏久明向團中央書記處寫了書面匯報,團山東省委也寫了報告。團中央書記處經過討論,同意選擇張海迪作為青年先進典型,向全國青年推出。
團中央書記處會議確定把張海迪作為向全國青年推薦學習的青年先進典型人物之后,為了慎重起見,曾三次派人同團山東省委一起進行考察,核實情況,并且認真聽取中共山東省委、團山東省委和中共聊城地委及莘縣縣委的意見。
團中央處書記處研究決定,在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20周年紀念日——1983年3月5日,召開的全國青少年學雷鋒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座談會上,表彰張海迪。
張海迪到北京后,許多新聞單位都想采訪張海迪。于是,團中央宣傳部于2月28日下午2時召開了“首都新聞界聽取張海迪事跡報告會”。會議由胡錦濤主持,他簡要地介紹了張海迪的情況,說她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鋒”,青年學習的榜樣。
首都新聞界聽取張海迪事跡報告座談會的第二天,《中國青年報》在頭版頭條位置發表了郭梅尼、徐家良寫的題為《生命的支柱——張海迪之歌》的長篇通訊。
通訊發表后,立即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報社先后收到全國各地讀者來信8萬多封。
3月5日,張海迪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都各界紀念學習雷鋒20周年大會。會上,胡喬木作了《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鋒》的報告,王兆國在會上講了話。
張海迪作為學雷鋒的先進人物出席了會議,并坐上主席臺。
3月1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張海迪報告會。參加會議的有北京市和中央、國家機關的共青團員8000人。會議由團北京市委書記賈春旺主持。
共青團表彰大會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
3月17日,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向全國實況轉播了張海迪報告會的全部錄像。當晚收視的觀眾,達兩億人次。
就這樣,學習張海迪的熱潮,很快地在全國興起。
6月初,張海迪開始在北京、山東等地進行巡回演講,6月18日,《張海迪事跡展覽》在北京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出。與這些活動相伴隨,全國青少年學習張海迪活動逐漸在全國形成熱潮。
這個活動是改革開放初期共青團組織開展的一項有巨大影響的活動,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從根本上轉變社會風氣、加強青少年共產主義教育、樹立革命人生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培養“四有”新人,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