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禮拜六活動
![9BAF](/__local/0/66/75/9992738234602D169E55BB289A2_38F55F7B_9BAF.jpg)
團員青年踴躍參加“青年團禮拜六”活動
在中央蘇區反“圍剿”斗爭中,為鼓舞紅軍士氣,保證紅軍作戰和生活物資的供給,保證紅軍家庭的生活和生產,根據列寧在《偉大的創舉》中倡導的“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的精神,1931年2月19日,共青團中央局通過《團在蘇區中的任務決議》,決定開展“共青團員的禮拜六”活動,每星期抽出一天,組織團員、少先隊員無償地幫助紅軍家屬種田,為紅軍運軍糧、挖戰壕、送槍械、縫制軍衣軍鞋、洗補衣服,并創作了歌曲《共產青年團禮拜六》。
此后,一個以擁軍優屬為主要內容的“共產青年團禮拜六”活動蓬勃開展起來,并且由全體團員發展到全體青少年,最后在各根據地的各級黨、政、后方軍事機關、其他群眾組織的全體工作人員中普遍推廣。
1931年11月,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工農紅軍優待條例》,1932年1月,《蘇區團第一次代表大會政治決議案》強調指出“禮拜六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幫助政府實現優待紅軍條例,耕作紅軍公田,幫助紅軍家屬耕田,幫助紅軍運輸與收買糧食等”從而把團的活動和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起來。
為了全力支援紅軍,支援前線,解除紅軍后顧之憂,各級團組織、少先隊、兒童團組織耕田隊、生產隊,包耕包收,組織服務隊定期登門挑水、打柴、做飯。經過廣大青少年的努力,到1932年底,根據地紅軍公田收獲糧食2萬擔。
“共產青年團禮拜六”活動的廣泛開展,使廣大紅軍家屬和群眾深深地感到黨、紅色政權的溫暖和做紅軍家屬的光榮。很多紅軍戰士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都紛紛表示要經常寫信給前方的親人,鼓勵他們安心殺敵,不要掛念家里。
根據地團組織開展的這些青年活動,極大地激勵了廣大紅軍指戰員的斗志,受到了黨和蘇維埃政府的贊揚,受到了紅軍和根據地人民的歡迎,為保衛和鞏固革命根據地做出了貢獻。盡管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后,“共產青年團禮拜六”活動被迫中斷了,但它為以后的青少年共產主義義務勞動創造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