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
![11B5A](/__local/E/13/0D/97A688AD4AB3B8D5CCE79913CED_75544E27_11B5A.jpg)
1989年第2期《中國共青團》雜志刊登的活動介紹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關鍵,從這個基點出發,順應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形勢和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在1985年5月,國家科委向國務院提出了“關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項目促進地方經濟振興”的請示。
在這個請示中,引用了中國的一句諺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譽名為“星火計劃”。寓意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將燃遍中國的農村大地。
星火計劃的宗旨是,堅持面向農業、農村和農民;堅持依靠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民知識化,加速農村小康建設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星火計劃的主要任務是,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全面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加強農村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大力普及科學知識,營造有利于農村科技發展的良好環境。圍繞農副產品加工、農村資源綜合利用和農村特色產業等領域,集成配套并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大幅度提高我國農村生產力水平。
1986年初黨中央和國務院批準實施這項計劃。
1988年7月7日,國家科委與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關于在農村開展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的意見》,共同發起和組織實施的全國性農村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活動,旨在推動星火計劃的實施、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提高農村青年素質、為科教興農戰略作貢獻。
這項活動的宗旨是為農村改革和經濟振興服務,推動以科技為支柱的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為農村青年服務,培養一大批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有商品經濟觀念和知識的青年人才,并通過他們擴散科技星火,帶動更多農村青年用科技致富。
活動培養的對象是在實用技術培訓活動中學有所成并從事一定規模生產經營的青年專業戶、科技示范戶;有一定管理和技術水平的鄉鎮企業青年廠長。
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承擔擴散“星火”技術,發現并扶持青年人才。
在各級黨政部門和各級團委、科委的共同努力下,這項活動按照活動規劃的要求持續發展,不斷深入。
這項活動適應了黨中央關于把經濟建設的重點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的戰略,集80年代中期以來農村團的科技活動成功經驗之大成,使團的科技興農活動更加全面、系統和科學,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
這項活動的巨大聲勢和實際成效,有力地宣傳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在農村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廣大青年星火帶頭人活躍在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和鄉鎮企業等各個領域,在推進農村的改革和經濟發展,科技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一支推動農業實現兩個基本根本轉變的重要力量。
1998年5月20日,共青團中央和國家科學技術部聯合發出《關于積極領辦科技推廣項目深化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的意見》,將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