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進大一新生對巴彥淖爾區(qū)域人文的了解,加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2019年11月9日上午生態(tài)資源與工程系直屬黨支部和2019級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1班團支部組織該班全體同學去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進行參觀學習。生態(tài)與資源工程系直屬黨支部書記辛銳老師和環(huán)境1班班主任王岳俊老師一起參加了這次活動。
在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同學們逐層參觀學習。從一樓是地質(zhì)年代的猛犸象、犀牛、恐龍化石,到二樓的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文化遺跡、陰山巖畫,到三樓的河套地區(qū)游牧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交融史,到四樓的近代河套地區(qū)開發(fā)史。特別是看到一代又一代河套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挖渠開溝、引黃灌溉,尤其在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開挖出一條總干渠,真正實現(xiàn)了旱澇保收,締造了祖國的塞北糧倉,形成了敢想敢干、苦干實干、干好干成的“總干精神”,同學們備受激勵。
![](/__local/3/08/B6/E92C4792270E27C568F08D607E6_B63F8DA2_8F374.png)
在這里,同學們目睹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感受到了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認識到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認識到了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締造出的偉大成果來之不易并且堅不可摧。
李星怡,劉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