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欧美日韩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方馆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欧码的XL是亚洲码

網站首頁 >> 廉政教育 >> 警鐘長鳴 >> 正文

警鐘長鳴

浙江省桐鄉市一群“蠅貪”覬覦農補項目這塊“蛋糕”,“各顯神通”——

時間:2015-04-03 00:00 閱讀:


一塊“蛋糕”,八種“吃法”!

去年以來,浙江省桐鄉市嚴懲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連續查處了多起涉農領域腐敗系列案件。其中,一些案件作案手法獨特,發人深省,尤以陳坤榮、王茂盛、連勇、衛冬林、金永坤、殷劍頻、朱福榮、倪桂泉八人最為典型。

雖然此八人級別、職務、單位不盡相同,既有基層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也有村干部、國有企業負責人。但他們的工作內容都與農業有關,都覬覦涉農資金補助項目這塊“蛋糕”。于是,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竟讓同一塊“蛋糕”,有了八種吃法!

投機取巧的“實干家”——陳坤榮

陳坤榮,桐鄉市烏鎮鎮浙月村黨總支原書記,以實干著稱。自1983年參加工作,在農村一干就是30年。在他的帶領下,浙月村摘下了壓在頭上多年的貧困村帽子。

然而,當陳坤榮個人將村辦企業承包下來,打起了做“紅頂商人”的算盤時,一切都變了。

由于經營不善,他不僅沒能大發橫財,反而背上巨額債務。焦頭爛額的他,對工作不再上心,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才能搞到錢。

2008年的一天,陳坤榮偶然間了解到市里有一個生豬養殖場改造項目,如果申報成功的話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財政補助資金。一心想發財的陳坤榮動心了,只苦于無論村集體還是他個人都沒有開辦生豬養殖場。于是,他打起了該村生豬養殖戶曹某的主意,妄圖“借雞生蛋”,玩一把“空手套白狼”。

2008年至2014年間,陳坤榮利用曹某的生豬養殖場中已建成的房屋及設施,與他人合謀,通過偽造材料、虛假招標等手段,虛構了生豬標準化養殖改擴建項目和大中型沼氣綜合利用工程,非法騙取財政涉農資金135萬元。其間,他通過虛開工程發票等方式,從項目資金專戶中套取17.25萬元。

多行不義必自斃,陳坤榮的投機行為沒能逃過紀檢監察機關的“火眼金睛”。最終,他因貪污罪和濫用職權罪,被桐鄉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沒收財產4萬元。

桐鄉市紀委在查處陳坤榮一案的過程中,發現了多條問題線索,并以此為突破口連續挖出了10起涉農領域系列腐敗案件。陳坤榮沒有想到,他的犯罪行為,不僅把自己送進了監獄,還牽出了涉農領域多條“蠹蟲”。

不會算賬的“經營家”——王茂盛

陳坤榮之所以能夠成功騙取相關財政補助資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工作中結識了桐鄉市農業經濟局農業資源管理科原科長王茂盛,并在偽造材料、應付驗收過程中受到了王茂盛的“通融”與“指點”。

王茂盛為人十分精明。其父原是桐鄉市某企業的廠長,他充分繼承了父親的經營天賦,在工作之余還搞些投資,無論與他人合伙經營的燕窩店,還是投資炒股,都為他帶來了幾十萬元的收入。然而,經營個人財產的成功并沒有讓王茂盛就此滿足,他逐漸迷上了“經營”手中的權力。

2007年,當上了市農經局農資科科長的王茂盛,手中掌握了涉農資金補助項目選擇補助對象和發放補助資金的權力。眼看經手的一筆筆補助資金都撥給了種植養殖戶,而聯系協調、申報審批等各方面繁瑣的工作卻留給了自己,他總覺得有些“虧本”。于是,當陳坤榮以及其他農業經營組織負責人給他送紅包、財物時,他坦然受之,甚至還想著法變相搞錢。

2011年,王茂盛與養殖場老板姚某等人合作經營甲魚養殖。按協議,他應出資70萬元占20%股份,但他實際出資僅60萬元,不過20%的股份卻分毫不少,姚老板對此也只字不提。個中緣由,王茂盛自然心領神會。

于是,他不斷利用手中權力給姚某申請財政涉農補助資金創造便利,不僅選擇補助對象的時候首先考慮姚某,申報資料不足的時候還親自“指導”。在王茂盛的幫助下,幾年來姚某名下的3家農業經營組織成功申請到財政涉農補助資金共計236萬元。

為人精明、善于經營的王茂盛,卻始終沒能算清楚自由、名譽、事業到底價值幾何。經查,王茂盛在任職期間濫用職權,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達251萬元,收受他人賄賂共計31.8萬余元。桐鄉市人民法院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9年6個月,并處沒收財產6萬元。

徹底崩盤的“操盤家”——連勇

在案件查辦中我們發現,很多黨員干部往往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這次“栽”在那位姚某手里的,就不只有王茂盛一個人。

連勇,桐鄉市發改局經濟綜合科原主任科員。主任科員不是領導職務,直到2011年退居二線為止,連勇都沒有擔任過該科室的科長。但因為資格老、業務熟,他一直掌管著該科室最為核心的農業重大項目規劃、立項、管理等工作。而所謂農業重大項目,指的就是可以申報財政補貼的農業項目,其申報工作必須通過經濟綜合科的審核。因此,雖然連勇沒當過科長,但卻是該科室掌握實權的“操盤手”。

退居二線后,57歲的連勇沒有閑下來,而是經常奔波于各個項目施工現場,忙得不亦樂乎。是因為他老驥伏櫪、激情不減嗎?辦案人員調查發現,他是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2009年的一天,姚某邀請連勇去洗腳店洗腳,順勢把一張價值千元的洗腳卡塞給了他。就此與連勇熟絡起來的姚某,每年春節都要給其拜年,并送上一些土特產和大小不一的紅包。當連勇檢查工程項目進度來到養殖場的時候,姚某更是會奉上大疊的現金,數額最大的一次達到了2萬元。

收人錢財,就要給人辦事。連勇對于姚某等“掛了號”的農業經營組織負責人,在申請財政涉農補助方面自然是多加“照顧”。對這些企業的申報材料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明知存在虛假部分也故作不知。在驗收過程中更是走個過場,不管是否符合要求一律通過驗收。

在臨近退休的幾年中,自以為“大權在握、操控全盤”的連勇妄圖鋌而走險“撈一把”,卻直接導致了他人生與事業的徹底“崩盤”。經查,連勇濫用職權,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180萬元,收受他人賄賂5.5萬元。2014年10月,桐鄉市人民法院以濫用職權罪、受賄罪依法判處連勇有期徒刑4年6個月。

獄友眾多的“社交家”——衛冬林

陳坤榮、王茂盛等人相繼被帶走調查,急壞了桐鄉市農機化服務公司原經理衛冬林,因為這些人都在他的“社交圈”之內。不久之后,衛冬林與這些朋友終于重逢——都成了獄友。

1996年開始衛冬林先后在水利局、農經局做過駕駛員。在長期給領導開車的過程中,他認識了農經、水利系統不少人,積累了大量人脈。特別是2010年,他當上了農經局下屬農機化服務公司的經理后,其朋友之多、能量之大更是名聲在外。

于是,不論是想騙取財政補助資金的陳坤榮,還是王茂盛等心懷不軌的機關工作人員,需要虛開發票套取資金時,首先想到的就是衛冬林的農機化服務公司。

2013年上半年,王茂盛在為陳坤榮申報大中型沼氣池改造項目過程中,發現項目中可以列支一筆設備款。陳坤榮的養豬場是“借雞生蛋”,不可能實際發生這筆費用,這點王茂盛很清楚,于是他找到了衛冬林。衛冬林通過在一位“朋友”那里虛開發票,順利套取了財政補助資金4.4萬元。

同時,衛冬林的“朋友”中不乏一些與農機化服務公司有業務關系的企業負責人。據衛東林自己交代,他經常跟這些所謂的“朋友”出入大型商場購物、或是出門旅游,費用自然是由他們全包。

經查,2011年至2013年間,衛冬林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索取他人財物,價值7.7萬余元,并通過虛開發票套取國有資產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共計5.3萬余元。2014年10月,桐鄉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處衛冬林有期徒刑6年2個月。

沒有作品的“攝影家”——金永坤

同樣出現在衛冬林“獄友圈”中的,還有桐鄉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原主任金永坤。近年來,一些腐敗分子往往以“雅好”遮羞,來掩蓋他們貪婪的本性,金永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桐鄉的攝影圈里,金永坤的名字幾乎沒人知道,本地各類攝影比賽中也未見他的作品。但在農經系統和一些農業經營組織負責人中間,金永坤“熱愛”攝影是出了名的。熟悉的人知道,金永坤酷愛收藏攝影器材,沒什么作品的他,藏品卻著實不少。檢察機關在搜查取證時,發現他的藏品中有價值4萬多的萊卡M9、3萬多的萊卡M6、1.3萬的瑪米亞M7II,還有一大堆膠片“老爺機”,總計竟達20多臺。

如此“燒錢”的愛好,一般機關干部是不舍得投入的,金永坤也不例外。他的藏品鮮有自己掏腰包購買,多是依靠自己的“親友團”支持。作為回報,他也利用手中職權為身邊親友謀取了大量好處。

在農補項目的具體建設過程中,作為農綜辦主任的金永坤擔負著項目具體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的職責。雖然大多數項目都需要進行招投標,但金永坤卻能憑借著職務影響,通過“打招呼”、“使眼色”,使得一些中標企業將部分工程甚至全部工程交由其妹夫陳某的工程隊施工。甚至,在某些工程開標以前,金永坤直接將工程最高限價告知陳某,為其組織“圍標”、“串標”提供便利。在金永坤的幫助下,陳某陸續承接到本地低產田改造工程、農田示范工程等多個項目,工程總量將近1000萬元。

姐夫如此照顧,陳某也是很“拎得清”,在金永坤買房、買車時每每提供資金支持,并多次陪同金永坤赴上海采購攝影器材,幫其支付了數萬元的器材款。

用手中權力為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再將親友當成“提款機”為其“雅好”買單。金永坤原以為披上了親情往來的外衣,受賄行為就不會引人注意,不料天網恢恢,疏而不漏。2014年10月,桐鄉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金永坤有期徒刑10年9個月,并處沒收財產22萬元。

掩耳盜鈴的“偽裝家”——殷劍頻

在查辦金永坤相關問題的過程中,某行賄人曾提到與一位姓殷的領導一起吃過飯,并送過一個紅包。以此為線索,桐鄉市梧桐街道辦事處原副主任殷劍頻迅速進入了紀委的視線。

2013年9月,殷劍頻剛剛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此前曾任梧桐街道農業經濟服務中心主任。這次的提拔,讓殷劍頻喜憂參半。喜的是2002年晉升中層之后,他足足熬了11年才等到這一天。憂的是,在漫長的等待中,對仕途失去信心的他為追求“錢途”而干了一些令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

與其他人員“粗放型”斂財不同,心思縝密的殷劍頻受賄時常常精心掩飾偽裝。2011年10月的一天,在梧桐街道從事杭白菊加工的老板朱某邀請時任梧桐街道農經中心主任的殷劍頻去生產基地檢查,并提及近期菊花行情不錯,勸殷劍頻投點錢到其公司。幾天后殷劍頻給朱某打款10萬元。不到3個月,朱某便將這10萬元轉回殷劍頻賬上,并送來了5萬元“利潤”。殷劍頻心里清楚得很,杭白菊加工行情再好,也絕不可能在3個月內產生50%的利潤。

對“投資伙伴”殷劍頻自然要照顧一二,他利用農經中心主任的職務便利,先后為朱某爭取到了省級杭白菊示范項目、梧桐街道統防統治補助以及多種獎勵,朱某從中獲得財政補助和獎勵資金達200多萬元。

提拔為領導干部之后,在仕途上又看到了希望的殷劍頻心底也有過激烈斗爭,也找過一些行賄人退還了部分贓款。對于朱某給的“投資利潤”,殷劍頻還偽造了借條,并在接受調查時一口咬定這些錢是借款。

然而,在事實面前他的一切偽裝都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經查,殷劍頻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收受他人賄賂共計29萬余元。2014年10月,桐鄉市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殷劍頻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并處沒收財產6萬元。

思想跑偏的“農技專家”——朱福榮

腐敗不分職位高低,也不分學歷高低,關鍵看干部的思想是否“跑偏”。和殷劍頻一起“跑偏”的,就有一位小有名氣的農技專家——桐鄉市農經局科教科原科長朱福榮。

“學歷高、業務精”是同事們對朱福榮的一致評價。1987年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的朱福榮,是當時本地屈指可數的幾個大學生之一。通過不斷鉆研業務,朱福榮在工作中陸續獲得了高級農藝師、水果專家等頭銜,特別是在水果苗木選育方面,可以說桐鄉市農經系統內無人能出其右。

但可惜的是,對于黨紀國法,朱福榮顯然沒有像專業技術一樣熟悉。當從一個技術員成長為農經局的中層干部,手中逐步掌握了農技推廣項目和農技推廣補貼的管理權限之后,朱福榮的欲望開始膨脹了。逢年過節,一些農業經營組織負責人送來的紅包,他都欣然接受。與殷劍頻等人合伙經營的葡萄園也從他自己手中得到了大量的農技推廣補貼。甚至,他還直接向申請農機推廣補貼的農戶索要分成。2013年3月,得知省里有個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總共能夠補貼30萬元后,朱福榮找到了經營葡萄苗木生意的馬某,聲稱能幫助其申請到這筆補助,并約定事成之后馬某須將其中10萬元分給他。

直到案發之后,戴著手銬、穿著囚服的朱福榮,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但卻始終堅持認為自己沒有犯法。目前,對朱福榮相關問題,桐鄉市人民法院正在審理之中。

不懂文學的“創作家”——倪桂泉

同樣在工作中經常“關照”葡萄種植戶的,還有桐鄉市濮院鎮農業經濟服務中心原主任倪桂泉。

之所以稱倪桂泉為“創作家”,跟文學是沒什么關聯的,而是因為他親自動筆為騙取涉農補貼資金的合作社“創作”申報材料。

和其他行政審批事項的辦理相同,要獲得財政涉農補助資金也需要繁瑣的手續。如果不熟悉流程和各項要求,僅一份申報材料就得來回改上好幾回。于是,一些有“門路”農業經營組織負責人往往選擇找人代寫。比如濮院鎮葡萄種植戶萬某,在申請某滴管項目補貼時就找到了時任農經中心主任的倪桂泉。

令人稱奇的是,當調查人員詢問其為萬某制作申報材料的過程時,倪桂泉作出了如下回答:“我就是在辦公室里自己寫寫申報材料……所以相關數據中存在虛假成分,并沒有實地去調查過。”僅僅憑著對涉農補貼資金申請程序的熟悉,倪桂泉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為并不符合條件的種植戶炮制出了一份份“規范”的申報材料。

當然,飽含了倪桂泉“知識產權”的“作品”售價是不菲的。2009年至2013年間,萬某等3名葡萄種植戶為感謝倪桂泉的幫助,先后送給他財物共計價值9.14萬元。

2014年11月,桐鄉市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倪桂泉有期徒刑4年。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5-02-10

上一條:海南儋州市委原秘書長貪腐軌跡:興辦三個農場洗黑錢 下一條:深諳影視業潛規則的電視臺長

關閉

<label id="mfuuu"></label>
    <menuitem id="mfuuu"><rp id="mfuuu"><em id="mfuuu"></em></rp></menuitem>
    <menu id="mfuuu"></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涟水县| 孟村| 青铜峡市| 合阳县| 电白县| 板桥市| 平遥县| 台北市| 凤凰县| 蚌埠市| 定兴县| 宁夏| 连州市| 石狮市| 措勤县| 呼伦贝尔市| 从江县| 广平县| 高邮市| 蓬安县| 西安市| 晋城| 庄河市| 抚远县| 政和县| 台州市| 万全县| 德钦县| 于田县| 伽师县| 理塘县| 柘荣县| 腾冲县| 集安市| 余江县| 万宁市| 巴南区| 徐闻县| 霍邱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