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從今天起,《檢察日報》一個新的欄目———《獄中對話》與您見面了。這個欄目將和先后獲得“全國法制好新聞專欄獎”、“中國新聞獎專欄復評優秀欄目”的《懺悔錄》一起,分別采用“對話”和“獨白”的形式,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的心理進行剖析,從而探尋腐敗發生的主要原因和防治對策。我們誠摯地歡迎各地檢察院、獄政部門及其他有采訪條件的單位,為我們這個新欄目提供稿件。
劉光臨,1946年5月出生,武漢科技大學原校長(正廳級),2007年被湖北省咸寧市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日前,最高入民檢察院影視中心《法治中國》傳媒記者宋雪琴、趙瑞對他進行了采訪。
出事兩三個月后,他的頭發全都白了
記者:現在想起來,自己會覺得痛心嗎?
劉光臨:好像在做一場噩夢。我一輩子都沒受過批評,一直都是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怎么突然之間就進了監獄?我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特別是剛剛出事的兩三個月,我幾乎日夜不眠,頭發全都白了。
記者:你在懺悔書里說,自己的人生像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光臨:我覺得自己太不值了,確確實實不值。你看我從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學校送我到東京大學留學,留學回來后不久,就讓我當科技處長、教務處長,后來二三年換一個崗位,1996年當了副校長。
記者:2001年你當了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后,有什么樣的理想和抱負?
劉光臨:當時的武漢科技大學條件比較差,我想在自己任上的時候,讓學校各方面建設都上一個臺階。我也的的確確做到了,現在武漢科技大學可以說是湖北省理工科學校最好的一所學校。
記者:在那時候,你覺得自己在全校師生的心目中是什么樣的?
劉光臨:應該說我的威信是很高的。當了校長以后,我有點驕傲自滿的情緒,覺得自己很行。我是1992年全國第二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是湖北省最年輕的破格提拔的教授。
【旁白】當了校長的劉光臨,開始走上了事業的頂峰,并擁有多項讓人仰慕的光環。然而這些光環并沒有炫目太久,2006年6月,因為在武漢科技大學新校區建設中涉嫌受賄,即將退休的劉光臨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僥幸心理和法律意識淡薄,讓他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
記者:那些人為什么給你送錢?
劉光臨:學校要建新校區,當時在我手里的投資將近7個億,買了2000畝地,要蓋30萬平方米的房子。得知這個消息,很多人都千方百計地來接近我、拉攏我,為了中標這些工程項目,他們三番五次地給我送錢。
記者:收了錢心里不害怕嗎?劉光臨:怕啊,我后來一直想把錢退給他們,可見不到他們的人,時間一長就慢慢忘了。而且我想,他們也是真心誠意送的,我也沒有做什么違背原則利用職務為自己謀私利的事,所以退錢的事情就不提了。
【旁白】2006年,湖北省檢察院查明,劉光臨在擔任武漢科技大學校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多次收受承包商和下屬單位的賄賂合計185萬多元,同時對280多萬元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一個頗有建樹的正廳級大學校長在一夜之間淪為了階下囚。
記者:你家里經濟條件也不錯,為什么還收那么多錢?
劉光臨:僥幸心理吧。收了第一次后見沒有什么事情發生,自己就放松警惕了,第二次、第三次就心安理得地收了,認為不會出什么事。
記者:你是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在收錢時頭腦里就沒有一點法律意識,就沒有考慮過后果嗎?
劉光臨:對刑法,我不懂,真正看刑法是在出事以后才看的。
【旁白】懷著僥幸心理,加上法律意識淡薄,劉光臨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站在了被告人席上。如果沒有受賄,他本可以功成名就,體面地離開工作崗位。
美好規劃化為泡影,愧對家人和學生
記者:經過多年的奮斗,你得到過那么多殊榮,當了校長,又是博士生導師,你現在假設一下,如果沒有受賄,你今后的人生會是什么樣?
劉光臨:從校長的位置退下來后,我就專心搞研究、帶學生。在出事之前,我已經接了幾個項目,出事以后,這些事情都停了下來。
【旁白】 對于劉光臨來說,退休后對生活的美好規劃全部化為泡影,而更讓他愧對的是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記者:你出了事后,對家庭有哪些影響?
劉光臨:開庭的時候我見到了我兒子,他看起來瘦了好多,我想他承受的精神壓力可能很大。所以說,我出事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家。
記者:對武漢科技大學來說呢?
劉光臨:一想到有那么多學生的畢業證上蓋的都是我的印章,我就覺得對不起他們。讓我沒想到的是,在法庭上有一位法官竟然是我的學生。他對我說:“劉校長,真沒想到你會出事,我畢業證上蓋的還是你的章呢?!甭牭竭@話,我眼淚掉了下來,我說“對不起你”。
記者:為什么這么說?
劉光臨:對學生來說,他們非常尊敬的校長竟然是一個犯罪分子,對他們心理的打擊可想而知,所以我覺得對不起這些學生。
【旁白】 對于劉光臨來說,這一聲對不起來得太晚?,F在,在監獄里,每天他面對的不僅是漫長的刑期,更需要面對的是來自內心深處的痛悔。
記者:被關進監獄對你來說是不是致命的打擊?
劉光臨:在我快到60歲的時候,事業處在頂峰的時候,因為自己的不慎,成為了一名階下囚。剛進監獄的時候,因為不能適應身份的巨大轉變,我幾乎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真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現在時間長了,好一點了。(李英華)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法治中國》傳媒 2009年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