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巡視制度歷史源遠流長,巡視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探尋古今巡視工作發展變化的脈絡,擷取巡視工作的歷史菁華,探索中國歷史上的巡視制度、組織架構、方法技巧,做到中華優秀巡視監察文化基因與今天的巡視文化相適應、與反腐倡廉相協調,推動中華優秀巡視監督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呢?《御史巡按——并非戲說的故事》一書,會為你揭曉答案。
“中國古代行政系統的巡視又稱巡察、巡查、巡行、循行,是行政監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行政監察的重要方式之一。巡視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監察活動,而是指通過巡行這種方式進行的、以糾察百官、揚清滌惡為主要目的的巡察巡視活動。中國古代的巡視主要有帝王親巡、帝王遣使巡視、中央監察機構對地方進行巡察,以及地方行政長官和監察機構對所屬州縣巡視四種主要形式?!?/p>
這本書的優勢在于能通古今之變:就是通曉古今巡視工作發展變化的脈絡。本書從中國歷史長河中選取100個巡視故事,特別是編后的“跋”,引發我們對做好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條件下的巡視工作的深邃思考。古代社會的監察巡視官員,亦稱“搏擊之官”,具有舍得一身剮,敢把權貴拉下馬的英雄氣魄。他們大義凜然、以身殉職、血薦軒轅的英雄氣概和擔當精神,堪稱楷模,激勵著今天的巡視工作者看齊奮進。
書中有一篇《了不起的狄仁杰》。北宋四家的黃庭堅書有《狄梁公廟碑》,狄梁公就是狄仁杰,而這碑文則是出自范仲淹之手,僅有碑拓傳世。
狄仁杰在武則天主政時做了大理丞,一周之內理斷滯案人員萬余,而且斷完后還沒有人申訴冤枉。由于狄仁杰的出色表現,不久就被任命為侍御史。“當時唐高宗覺得自己的寢陵恭陵的玄宮太小,裝不下送終的陪葬品具,派遣司農卿韋機予以擴建。韋機于墓道兩邊又建了四間供死者游憩的便房,又在陵寢建起宿羽、高山、上陽三座宮殿,巍峨壯麗,以討高宗的歡心。時任侍御史的狄仁杰提出批評,認為這樣勞民傷財,未免太過耗費國力。韋機被免官處理。其時左司郎中王本立因深得皇帝寵信,故恃寵用事,朝中的官員都懾于其寵,不敢不從。狄仁杰再次奏請皇帝,對這種恃寵而做壞事的官員要付之于法,但高宗卻下旨,對王本立予以原宥。狄仁杰提出抗訴說:‘國家雖然缺乏人才,但怎么會少了王本立之類,陛下為什么愛惜有罪之人而虧損國家的法律?如果您一定要枉法原宥赦免王本立,那請求將為臣我放逐到無人的荒地,作為以后忠貞之臣的鑒戒?!咦跓o奈,只得將王本立繩之以法。由這兩件事的震懾,朝廷的風氣由之一變,正氣肅然?!?/p>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俯瞰過往的巡視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凡是盛世王朝,其巡視制度越有創新,巡視活動愈加規矩,巡視故事越發精彩。在巡視工作如火如荼的今天,《御史巡按——并非戲說的故事》,就是希望通過回望歷史,全方位展示中國古代巡視文化的精華;以鏡鑒今日,讓我們以充分的自信去把握當下,推動新時期巡視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目標盡綿薄之力。(曲奕濃)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7年3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