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俠父(1899年—1938年),又名堯火,號劍魂。浙江諸暨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4年在浙江臺州建立中共支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經(jīng)李大釗推薦到馮玉祥部隊做革命工作,在甘肅省建立中共特別支部,并深入藏族地區(qū)宣傳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回家鄉(xiāng)開展農(nóng)民運動。
1930年完成《西北遠征記》和《入伍前后》兩本書,之后被吸收為“左翼作家聯(lián)盟”會員。1933年6月?lián)慰谷胀塑姷诙娬尾恐魅渭娴谖鍘煄熼L。1934年調到上海參加中央特科工作。1935年到香港負責統(tǒng)戰(zhàn)工作。1936年任李宗仁、白崇禧參議,任新建十九路軍政治部主任。1937年在西安從事統(tǒng)戰(zhàn)工作。
1937年2月下旬,宣俠父奉周恩來、葉劍英“速來西安”的電示趕到西安。9月任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之后授中將銜。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以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的名義協(xié)助周恩來開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為了工作的便利,中共黨組織特意為宣俠父訂制了這件面料考究、做工精細的西裝。
在西安,宣俠父結識了車向忱、馬德涵等西安各抗日救亡團體領袖,同他們制定斗爭策略,動員群眾抗日救亡;拜會了楊明軒、杜斌丞等社會名流,同他們切磋治學之道,商議救亡前程;出入胡宗南、蔣鼎文等國民黨西安當局軍政要員官邸,同他們共敘同鄉(xiāng)同窗之情,尋找統(tǒng)戰(zhàn)契機。宣俠父工作卓有成效,有力地推動了西安的抗日救亡運動,成為活躍在西安黨、政、軍界的風云人物。宣俠父同時也受到了國民黨上層的賞識,胡宗南力勸宣俠父輔佐他治軍,并許以高官厚祿,被宣俠父謝絕。蔣介石、胡宗南見對宣俠父引誘、拉攏不成,便蓄謀除掉他。
1938年7月30日,組織上決定宣俠父與林伯渠一道返回延安。宣俠父考慮到西安的復雜形勢,決定還是留下來應付這個局面。次日(7月31日)下午,宣俠父騎著自行車回住處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秘密綁架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宣俠父失蹤后,周恩來三次要求蔣介石追查其下落,逼得蔣介石只好承認:“宣俠父是我的學生,他背叛了我,是我下令殺掉的。”
宣俠父一生為革命上下求索,精鋼寧折不為鉤。他提醒所有的革命者,“自由要用血來爭”。英雄已逝,浩氣長存。后人當緬懷先烈,繼續(xù)前行。(袁戰(zhàn)鴻 王曉莉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紀委監(jiān)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