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設立了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1934年2月改稱工農檢察委員會)。很快,一場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懲腐肅貪運動在中央蘇區展開了。運動主導者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55歲的何叔衡。當時,他擔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內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職。
雖然身兼多職、任務繁重,但何叔衡仍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工作作風。他認為:“政權從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被監督。不等群眾上訪,就先下訪?!彼偌ぷ魅藛T開會,發動大家分頭下去摸底。而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經常帶上干糧、下鄉調查、走訪群眾,了解群眾的想法。
在下訪中,何叔衡身上隨時背著三件物品——布袋子、手電筒和記事簿,號稱“三件寶”。手電筒主要用來走夜路。布袋子是他自己設計、請人特制的,袋子中分成幾個小袋子,叫“袋中袋”,每個小袋都有它特定的用場。記事簿上幾乎無所不記,他說人老了,腦子不管用,記在本子上忘不了。
每次外出考察或查案,這“三件寶”就伴隨他起早摸黑、走村串戶。白天他和群眾在田間地頭邊干邊談,晚上他召集部分干部群眾座談,沒幾天工夫就掌握了很多材料?;氐饺鸾穑牟即颖囟ㄑb得滿滿的,里面要么是各種證據,要么是各項工作材料。東西雖多,卻條理清楚、雜而不亂。
在各路人馬返回檢察部對材料進行匯總整理中,他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縣、區政府,單靠行政命令去解決問題,有的甚至吞沒公款,多吃多占,貪污腐化。何叔衡認為,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將直接威脅到蘇維埃政權。他隨即將這些情況向毛澤東、項英等同志作了匯報,引起了他們的高度注意。
1932年2月1日,中央人民委員會召開第八次常務會議。會上,何叔衡將了解到的情況作了全面匯報,并提議:中央政府要立即對那些對上級命令、國家法律疏忽懈怠的行為和一些貪污腐化分子給予嚴厲打擊。這一建議得到與會者的一致贊同。接著,人民委員會發布第五號命令。命令指出:“這些工作的檢察,刻不容緩,各級必須堅決執行。各級政府應絕對執行這一工作,不得稍有玩忽和怠工?!?/p>
人民委員會的指令發出以后,何叔衡又帶著他的“三件寶”,率領人馬深入到各地基層,進行檢察、督促、落實。對那些初犯或情節不甚嚴重的,何叔衡盡力爭取教育,他將毛澤東穿過的一雙打滿補丁的線襪帶在身邊,用以教育干部,使許多同志深受感動;對那些不稱職的干部,堅決撤銷他們的職務;對貪污犯罪分子,則予以嚴厲打擊。
就是在這樣的調查、檢察中,何叔衡發現了當時黨內一大腐敗分子——謝步升。謝步升當過江西瑞金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他利用職權貪污打土豪所得財物,偷蓋臨時中央政府管理科公章,偽造通行證私運水牛到白區出售。為了謀財,他秘密殺害了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的一名軍醫。
中央工農檢察部對謝步升進行了突審和搜查,他的犯罪事實被一一印證。1932年5月5日,蘇維埃臨時最高法庭對謝步升案進行了公審判決。5月9日,謝步升被執行槍決,打響了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懲治腐敗分子的第一槍。
在中央蘇區懲腐肅貪運動期間,何叔衡背著他的“三件寶”厲行反腐,取得了卓越成效,沉重地打擊了貪污腐敗分子,被廣大群眾譽為“蘇區包公”“何青天”。毛澤東高度贊揚:“叔翁辦事,可當大局?!保ù逎?黃海濤)(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