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業精準化與智能化技術博士科研工作站建設規劃
(2020年4月15日制定)
根據《關于批準建立2019年度巴彥淖爾市博士科研工作站的通知》(巴科發[2020]14號),農牧業精準化與智能化博士科研工作站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獲批建立。為了充分發揮博士科研工作站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建設規劃。
一、在科技創新方面,結合瑞安網絡安全有限公司在智慧農場和智慧牧場等領域的發展重點,圍繞“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和“農高區”申報及建設,致力于巴彥淖爾市及其輻射地區的農牧業精準化與智能化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關鍵技術的研究并提出實施建議,進行技術性疑難問題的處理和解決。具體地:
1、針對農田、水利及牧場等一般應用場景進行遠程監視、測量與智能化調節、自動控制技術研究與推廣。進行研究方案的設計或應用,同時進行項目實施及維護過程中相關問題的處理和解決;
2、針對邊遠山區、戈壁、沙漠、礦區、無人區等復雜應用場景進行遠距離、低功耗、高可靠通信與定位研究。嘗試基于無線傳輸+GPS/北斗組合通信與定位技術解決復雜應用場景下運營網絡差、運行費用高、功耗比較大、續航能力弱的問題。
二、在社會服務方面,面向巴彥淖爾市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求,圍繞“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和“生態優先”發展思路,進行物聯網、遙感及雷達等先進技術手段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具體地:
1、進行遙感技術及其在農牧林草業中的應用研究。包括植被覆蓋、作物種植面積監測、草原多樣性監測、牧草返青及長勢監測、載畜量、作物產量估算、土壤墑情監測、病蟲害監測等植被和作物監測,草地(礦產)、耕地等自然資源的實時分布情況監測,以及旱災、洪澇、火災等自然災害監測及災后估損等具體應用;
2、進行小型化雷達技術及其在場面監控與周界安防等場景下的應用研究,嘗試搭建基于小型化雷達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預警探測及跟蹤處置一體化綜合平臺。包括在監獄、天然氣站等“點”場景,在邊境線、天然氣管線等“線”場景,在草場、濕地、林場、生態保護區、機場等“面”場景下的具體應用。
三、在人才培養方面,針對河套學院作為高等院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開展畢業論文指導、實習就業和“雙師型”師資力量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合作:
1、爭取每年度由雙方專業技術人員以“雙導師”的形式聯合指導本科畢業論文(設計)1-2人;
2、爭取每年度合作進行實習指導或解決就業問題1-2人;
3、爭取每年度邀請1-2位企業資深專業技術人員對河套學院相關專業教師進行“應用化”技術培訓,助力“雙師型”師資力量建設。
以上主要為內容建設規劃,用于博士工作站建設與發展內涵的指導,工作站在實際建設與運行中,可以視具體情況在以上三個方面進行調整。對于工作站的任務、目標、成果及進度安排等,按相關部門及河套學院具體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