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系是河套學院工科系部之一,現有3個本科專業(含2個校企合作),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含數據中心設施運維方向)、機械電子工程(含智能技術方向)、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及方向,智能制造+微專業,擁有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
《檢測與傳感技術》為國家級一流課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為河套學院特色專業、自治區一流專業。
“智能機器人館”為國家級科普基地。
目前在籍學生1654人。
教職工58人,其中專任教師48人,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13人,博士4人、在讀博士7人、碩士23人。
近年來,我系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4項,內自然基金項目1項,自治區級課題14項,巴彥淖爾市級課題3項,主持校級課題50余項。獲批院級科研平臺1個,巴彥淖爾市博士科研工作站1個。與江蘇國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STC高性能單片機聯合實驗室”1個。在各級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SCI、EI檢索論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編寫專著5部,參與編寫教材20余部,校本教材7部;獲批3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人被評為自治區教學名師,多名教師獲巴彥淖爾市自然科學獎。現有一流本科課程院級7門,自治區級4門,在線開放課程自治區級2門,7門院級;“機電一體化”教學團隊被評為院級優秀教學團隊。教師在教學創新大賽新工科組河套學院一等獎2次、自治區級二等獎2次。
我系擁有電工電子、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電子工藝實訓、電力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繼電保護與電力系統分析、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變頻器·PLC、電機及控制、大學物理(公共實驗室)等28余個設備先進的實驗實訓室,實驗設備總值2176余萬元,且部分實驗室為學生開展機器人設計與制作、航模制作、3D打印等課外科技活動完全開放。
我系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往屆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尤其在內蒙古地區企事業單位均有就業。近年來積極開拓巴彥淖爾市及周邊地區就業市場,分別與遠景能源、烏海建龍集團、北京華航等近十余家有影響力的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校企合作基地,學生分別在央企、國企、大型企業錄用。我系緊緊依靠校企合作與專業優勢的有利條件,實現大部分學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相關,保證了畢業生穩定、高質量就業。
我系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積極組織開展諸如機器人擂臺比武大賽、CAD技能競賽、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技能比賽等形式多樣的各種技能競賽,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在各級各類技能競賽多次取得優異的成績。升本以來,獲國家級獎8項、自治區級17項,獲自治區級集體組織獎3項。其中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家級二等獎4項、自治區級獎5項;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組)獲三等獎1項;全國第二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獲一等獎2項;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獲二等獎1項;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優秀組織獎3個;內蒙古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內蒙古自治區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外研社杯”英語挑戰賽(演講)獲獎多項。學生在教育部A類競賽: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單片機設計與開發大學組二等獎。在第八屆全國應用型人才綜合技能大賽、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區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2022年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獲自治區級3個2等獎、2個三等獎;2023年。
在學生科技創新方面也有重大突破,近3年累計獲批大學生科研項目20余項;獲“挑戰杯”全區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科技發明制作B類省部級三等獎2項;“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自治區級2項銅獎,院級獎項18個(其中金獎5個、銀獎5個、銅獎8項);獲批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1個,其中國家級1項、自治區級3項。
歷史沿革:在原巴盟師范學校和巴盟教育學院物理大專班、河套大學理工部、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基礎上經多次整合,于2012年單獨設系成為河套學院教學系部之一。先后開設過家用電器維修、應用電子技術、供用電技術、礦山機電、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
機電工程系全體教職員工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將堅持以以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以河套學院轉型發展為契機,抓內涵發展,創特色專業、一流專業,堅持立德樹人,持續推動高質量教育事業發展,竭力為地方經濟騰飛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機電工程系師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內蒙古選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