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民族團結進步精神,引領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2024年8月23日和24日,河套學院機電工程系組織師生前往巴彥淖爾市第三中學和馬場地村,開展了以“科技賦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機電工程系黨委副書記劉艷萍、團學科科長王志剛及輔導員和志愿者共17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23日,在巴彥淖爾市第三中學,首先,張鑫磊向同學們講解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講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接著由高帛嵩和吳桐向同學們展示自主研發創作的機器人和3D打印作品,介紹了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講解了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改變生活,讓同學們近距離感受科技的魅力。最后,劉艷萍書記深刻闡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強調了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增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的內驅力。
24日,實踐團前往馬場地村黨群服務中心參觀學習,了解當地民族團結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科技賦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弘揚民族精神;開展文化交流活動,與當地村民共同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不斷增強文化認同。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向村民展示自主研發創作的機器人、講解了噴灑農藥無人機的使用及注意事項。實踐團通過尋找、講述、分享民族團結故事、科技助農,在促進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中貢獻力量。
通過本次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讓青年要牢記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來源:團學工作科 編輯:卓海波 審核:劉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