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中央政治局主持會議。
“成天下之大功者,有天下之深謀者也。”近年來,我們黨先后召開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相繼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大部署,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和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確立黨中央治國理政新方略。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清風揚正氣,奮進正當時。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面分析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系統總結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就新形勢下黨的建設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和歷史擔當,是我們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認真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是全黨同志肩負的重要政治責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黨內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贏得了黨心民心,為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管黨治黨的成功實踐啟示我們,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
從嚴治黨,不進則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四種危險”也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更好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必須以更大力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把黨建設好、管理好,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以更大力度管黨治黨,就要堅持問題導向,對接時代要求,在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的實踐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堅持繼承和創新的有機統一,直面當前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存在的突出問題,順應了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進行了集納,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體現了時代性、創新性,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和發展。以嚴的要求、嚴的標準、嚴的措施把這兩個文件落實好,才能進一步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和黨內監督的系統性、經常性、有效性,為全面從嚴治黨筑牢根基、厚植優勢。
新華社評論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中央權威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這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領導,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機遇、戰勝挑戰,對全黨團結一心、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保證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一個根本要求就是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黨的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
保證我們黨始終成為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力量,黨中央、全黨必須有一個核心。回顧黨的95年奮斗歷程,一個深刻啟示就是,我們黨有了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才能帶領廣大人民團結一心、克服困難、贏得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實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繼往開來,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已經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眾望所歸,當之無愧、名副其實。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黨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新華社評論員:讓黨內政治生活的熔爐“熱”起來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性工程。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與1980年通過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既相互聯系、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系統總結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舉措、新經驗、新成果,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準則》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標、原則、任務、舉措,從12個方面作出具體規定,為我們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讓這個熔爐“熱”起來提供了基本遵循。
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要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勝利,就必須用好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根據時代發展和管黨治黨的新要求制定《準則》,是完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需要、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解決黨內存在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需要,是我們黨的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貫徹落實《準則》,讓黨內政治生活的熔爐“熱”起來,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按照六中全會提出的“四個著力”要求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新華社評論員: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黨內監督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突出全面從嚴治黨這個主題,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變化,在2003年頒布施行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基礎上進行修訂和完善,把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黨內監督的實踐探索及時轉化為制度成果,實現了黨內監督制度的與時俱進。《條例》聚焦黨內監督存在的薄弱環節,明確了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任務、對象和方式等,為全面從嚴治黨鍛造了新的制度利器。
加強黨內監督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貫要求。長期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黨內監督,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應看到,當前黨內監督制度不健全、覆蓋不到位、責任不明晰、執行不力等問題不可忽視。“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就必然要求抓好黨內監督這個基礎性工程,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把監督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出來。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不能存在盲區。正如六中全會強調的,“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各級黨組織應當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完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才能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確保黨內監督無死角、全覆蓋、落到實處。
新華社評論員: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一切偉大的事業都在接力奮斗中推進。走過95載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又一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重要政治任務,也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邁向新征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更大力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我們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根本所在。六中全會把握時代大勢,回應實踐要求,就全面從嚴治黨作出重大部署,對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作出制度安排,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進一步深化了對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提供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創黨的建設新局面的行動綱領。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黨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上來,充分認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極端重要性,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艱巨任務,認真貫徹落實六中全會各項決策部署。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帶頭強化黨內監督,帶動全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以管黨治黨新答卷迎接黨的十九大。
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世界經濟仍在深度調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仍然較多。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頭,補齊民生工作的短板,尋求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紛繁復雜,我們肩負的任務艱巨繁重。“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要求我們抓住重點、瞄準難點,特別是切實做好思想理論準備工作、組織準備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識形態工作,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