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轉瞬即逝,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高校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巨大而尖銳。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只能迎接挑戰,砥礪前行。
本學期,院系兩級教學督導李敏霞、李青梅、楊克宇、張永剛、祁保國、趙紅花、張瑋,根據院系教學督導工作行事歷,認真履職,順利完成教學督導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院系兩級督導工作量統計
本學期,7名督導共計完成工作量:聽課總學時376學時,被聽課教師186人次,日常教學檢查98人次,專項檢查58次,教師座談會54次,學生座談會44次,問卷調查7次,個別訪談30人次,專題督導40人次,工作例會38次,優質完成督導工作,沒有因為疫情耽誤和影響工作。
二、教師教學優點
(一)線上教學資源豐富,為建設微課、慕課打下良好基礎。
整體情況來看,我系線上教學資源建設平穩有序推進。任課教師深刻反思了線上教學所授課程的教學方式,推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加大對在線開放精品課、一流課程、混合式課程、金課等課程的建設力度。
(二)年輕教師勤奮努力,教學嚴謹,體現出較為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積極進取精神。
漢語言文學系的年輕教師,備課認真,教學負責,基本功過硬。部分年輕教師成長很快,涌現出曹媛、沈春鵬、閆黎、錢聰、朱艷茹、張瑞等一批優秀年輕教師。年輕教師能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良好。經過幾年的打磨已經成長為教學骨干。 (三)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課程思政實施自然,把課程思政融入作品分析或案例分析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如趙恬、高業、沈春鵬等。
(四)教學內容講授清晰,備課充分,教學案例豐富。大部分老師語速適中,教態自然,語言表達流暢,富有親和力;通過學習通進行考勤、作品閱讀、完成實踐性作業,線上線下結合的較好。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課程應用性特點不明顯,授課以講授為主,師生互動較少,課堂比較沉悶。如“討論環節”和“實戰訓練”以講為主,沒有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
(二)部分教師課程思政實施僵硬或缺失,有些年輕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課程講授內容面面俱到,缺乏駕馭教材的能力。
(三)教學方式方法單一,缺乏靈活處理教學內容的能力。PPT過于花哨,教案就是PPT。
(四)部分教師缺乏板書設計,PPT既是教案也是板書,對板書作用認識不足。
(五)個別教師教學資源少,只有課件講述。建議加強備課,精心打磨課程,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而不是全部依靠網絡教學資料。
(六)部分教師教學文件不齊備,教案和課件等文本書寫缺乏規范,課后缺乏總結反思。建議常作教學總結,向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學習,快速成為教學行家里手。
四、 教學反思及改進建議
(一) 聽課和課后交流是促進教學相長的過程,每一次的聽課都伴隨著學習和提升,建議年輕教師多聽優秀教師的課程,并有定量規定,謙虛向老教師請教,快速提高教學水平。
(二)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消滅“水課”,打造“金課”。開展以教研室為單位的各種教學改革,在混合式教學和一流課程的建設上謀篇布局。
(三)發揮教學督導示范和引領作用,加強教育教學管理,進一步加強“傳幫帶”制度建設,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新教師培訓。
(四)加速教學團隊建設,實現資源共享,跨系合作交流,共享共榮。
(五)狠抓實踐教學,使“3+1”教學模式優化,推進校校合作,不斷提升實踐教學水平。
(六)加大課堂教學、實踐環節以及教學準備工作的監管力度,真正發揮教學督導作用。
五、充分發揮教學督導作用
(一)教學督導應發揮“導”的作用
所謂督導,即監督和指導。教學督導的“督”指的是監督、督促、檢查和評估,“導”指的是指導、幫助、服務和咨詢。
教學督導的終極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對教學及其實踐活動進行全方位與全過程的監督、指導、檢查和評估,及時、客觀地向學校教學行政管理部門反饋教學現狀、問題、質量等情況,提出改進教學工作的建議與措施。
(二)發揮信息收集作用,及時反饋信息。教學督導人員在督導過程中,可以廣泛接觸有關的基層領導、教師與學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收集各種信息,并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使決策機構在掌握各種信息的基礎上對教學工作和其他相關工作做出新的決策或新的調整,使有關部門和個人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系統地改進和調整自身的工作。
(三)發揮評價作用。教學督導應該活躍在課堂和學生中間,應該是個移動的信息收集機。通過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的資料,包括學生評教原始記錄、督導聽課原始記錄、學生座談會原始記錄、常規教學檢查原始記錄、專題調研原始記錄等。依據這些原始資料,教學督導便可以對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做出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這些原始資料也是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管理部門進行本科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能夠體現評估工作的客觀性、科學性和說服力。
(四)發揮指導和監督作用。教學督導人員深入實際、深入教學第一線,通過聽課、教學巡查、檢查、調研、座談等活動,了解教師“教”的情況、學生“學”的情況、管理部門“管”的情況,特別是了解學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師資隊伍建設中的問題、學校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時總結好的經驗,發現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對教學工作進行指導和督促。
(五)發揮反饋與建設作用。教學督導要從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執行、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實施、網上教學活動的安排、實踐性環節的落實與提升、考風考紀的建設、教學管理水平、教學模式及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全方位進行督導。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意見,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信息。
教學督導是一個為教學及教學管理部門反饋信息、提供咨詢的機構,它與教學及教學管理部門的工作在職能上有交叉但并不相同,督導的目的在于使教學管理工作更趨完善,促進教學質量更進一步提高,因此二者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應相互支持,形成一種合力。
院系督導人員由院系領導授權開展工作,要對領導負責,對學校負責,對教學負責。督導人員要利用接觸實際、深入教學第一線的優勢,把握準確情況,及時向領導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當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
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