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但有時難免求而不得。不過,人體里有一種"激素"??茖W研究證實,心情低落時,通過各種形式刺激這種化學物質釋放,就能讓自己快樂起來。
快樂是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它可以由外界的刺激或內在的動機引發。但是,快樂的背后,其實有著復雜的神經科學機制。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它們可以調節我們的情緒、行為和認知,讓我們感受到快樂、安全和滿足。
?
這些物質就是我們所說的“快樂激素 ”,它們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催產素 等。
多巴胺主要作用在大腦愉悅和獎勵中心,被稱為“獎勵激素”。當設定一個目標并為之努力,或經歷新鮮、刺激、有挑戰的事情時,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
由于多巴胺由“酪氨酸”制成,從食物中獲得更多的這種氨基酸可能會幫助大腦提高多巴胺的分泌。有證據表明,富含酪氨酸的飲食也可能改善記憶與其他相關的心理表現力(指大腦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包括記憶、學習、決策、創造力、邏輯推理、注意力、集中精力等)。
血清素常被稱為“快樂分子”,能夠放松心情、安撫情緒、緩解焦慮和壓力,還有助調節消化、睡眠和骨骼健康等。
可以通過多做運動,補充足夠的營養(如:蛋白質、鈣、鎂、維他命等)。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冥想放松自己,平時多看書提升知識,聽喜歡的音樂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催產素又被稱為“愛的激素”。它與人際吸引力、信任感及歸屬感等關系密切,常常伴隨親密關系產生,給我們帶來持久的平靜和安全感。
可以通過溫暖的擁抱、富有同理心的對話、溫情的陪伴、與他人的聯系、與支持自己的家人、愛人或者朋友待在一起等。特別是每天來自愛人的擁抱可以促使催產素形成,甚至能對抗抑郁癥。
內啡肽則是“天然止痛藥”,時常在運動中分泌,是運動讓人快樂的原因。內啡肽還能改變負面情緒,讓人積極向上,甚至可以影響外表和周圍的人。
通過定上小目標,給生活賦予意義感。首先,目標不宜過短。比如說定一天的目標,你實現不了很多的東西,成就感也就較弱,所做安排要力所能及。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所以不要過度對抗人性,而是要在順人性的前提下做適當安排。不要太緊繃,適當地放松。有的時候可以什么都不做,適度放空發呆,做一些白日夢,這樣能夠讓你的大腦活動更接近潛意識,有助于創造力的增加。
在最艱難的時候 別老想著太遠的將來
只要鼓勵自己過好今天就行
這世間有太多的猝不及防
有些東西根本不配占有你的情緒
人生就是一場體驗 請你盡興
來源:蘭工商學生處
下一條:焦慮癥的自救指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