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建設-藝術設計-課程標準- 《包裝設計》教學大綱
《包裝設計》教學大綱
課程標準 加入時間:2011/11/16 21:28:55 來源:admin 訪問量:306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方向)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從事包裝設計、制作的基本技能,使學生掌握包裝設計的概念和方法,能夠運用專業的設計工具,進行包裝設計,具備包裝設計崗位的職業技術能力.
在本課程之前,學生已學習了《計算機應用基礎》,《電腦繪圖設計》等基礎課程,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計算機操作與圖形圖像制作能力。
二、課程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以學生能夠獨立進行包裝設計為學習目標,掌握包裝設計的一些基本理論、表現形式與風格、造型與結構,并通過欣賞與市場調研,了解包裝設計的現代發展趨勢。
(一)總體目標:
通過對包裝設計的學習,能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包裝設計的一些基本理論、表現形式與風格、造型與結構,并通過欣賞與市場調研,了解包裝設計的現代發展趨勢,融入個人的藝術情感與思想,運用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包裝,為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人才打下基礎。
(二)具體目標如下:
1、掌握設計概述,及包裝的分類。
2、掌握包裝的作用與機能。
3、掌握包裝設計的視覺傳達及常見表現手法。
4、掌握包裝結構學/包裝工程和包裝制版等相關知識。
三、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以就業為導向,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能力來進行課程開發,通過對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以此為依據確定本課程的工作任務和課程內容,并參照行業職業標準,以任務引領為課程框架,將課程按遞進方式設計成項目,并以項目為單元組織教學,使學生由淺入深,以點到面的全面掌握網頁設計的職業技能。同時開發教材,對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條件,課程評價都進行了詳細的設計,完成本課程的整體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的整體設計,建立了基于包裝設計的教學大綱。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包裝的存在及其意義;
2、包裝的概念及其概念拓展;
3、包裝設計對產品銷售的價值與功能;
4、現代包裝設計的趨勢及新理念;
5、包裝設計的分類;
6、包裝設計的形式特點;
7、包裝設計與消費心理、品牌價值之間的關系;
8、包裝設計的市場調查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能夠完成產品包裝的各項設計任務;
2、完成產品包裝的相關制作任務。
第三部分 教學內容及課時分配
第二學年第一學期,總教學時數72學時。
課程教學內容要點及教學要求
第一章---第七章
第一章包裝設計的歷史與發展
[學習目的要求]
了解包裝的起源與發展,從萌芽——成長——發展成長,金屬容器包裝——紙包裝和印刷包裝——陶瓷容器——玻璃容器——以竹木等植物材料做包裝——一紡織品做包裝——各類包裝材料綜合運用和系列包裝的出現。我國包裝設計事業的發展。
[主要教學內容]
第一節包裝設計的萌芽時期
第二節包裝設計的成長時期
第三節包裝設計的發展時期
第二章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的流程
了解包裝設計的一般設計步驟。
準備階段——設計階段——生產階段
包裝的定位
第一節調研和分析
第二節定位和構思
第三節表現和形式
第四節制作和規范
第三章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的構圖
了解構圖原則及骨架形式。
第一節構圖元素
第二節構圖原則
第三節構圖的骨架形式
第四章包裝結構
包裝結構與保護性——包裝結構與便利性——包裝結構與展示性——包裝結構的組合形式——包裝結構與生產工藝的合理性——包裝結構與經濟核算——包裝結構與運輸方式。
第一節包裝結構的設計要求
第二節常見的包裝結構
第三節紙盒的結構設計
第四節特殊用途的包裝結構
第五章包裝容器造型
容器造型的設計要點:容器與空間的關系——容器于形體的變化——容器與材料的應用——容器與個體工學——容器與視錯覺的應用。
第一節包裝容器造型的設計要點
第二節包裝容器造型的制圖
第三節包裝容器造型的模型制作
第六章系列化包裝的視覺設計
了解包裝設計的風格、表現手法及視覺元素。
重點:系列商品包裝的風格及表現手法。
難點:包裝中的圖形圖象設計。
第一節包裝裝潢的構思
第二節包裝裝潢的構成元素
第三節包裝裝潢的構圖手法
第四節包裝裝潢的構圖與視覺
第五節包裝裝潢的色彩設計
第六節民族風格的設計
第七節系列化設計
第七章包裝設計與印刷
了解包裝印刷工藝,并對設計的系列包裝進行后期處理制版與印刷工藝。對自己設計的作品進行后期處理。了解國內外包裝的歷史以及古代包裝的形式、材料、造型等相關內容;了解現代包裝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印前工作
第二節印刷的種類
第三節印刷的要素
第四節包裝印刷的加工工藝
課程的實踐環節內容
第一章包裝設計的歷史與發展(理解并掌握)
課后作業:收集優秀包裝作品。
第二章包裝設計的流程(掌握)
課后練習:看優秀包裝設計的草圖,了解設計流程。
第三章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的構圖(理解并掌握)
課后練習:分析優秀包裝的構圖。
第四章包裝結構(重點)
課堂作業:對上次收集的包裝進行分析(結構、形狀、含義)并整理成文檔,版式不限。
第五章包裝容器造型(重點)
作業練習:對收集的包裝進行造型分析。
第六章系列化包裝的視覺設計(重點)
作業練習:設計系列包裝。
第七章包裝設計與印刷(重點)
作業練習:了解印刷要求
課時分配表
【有關說明】
1、課堂教學與學生自學相結合,任課教師能夠指導和監控學生的自學。
2、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加強實踐實訓教學,督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序號
教學內容
學時
教學方法
1
包裝設計的歷史與發展
16
講授+實訓
2
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的流程
3
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的構圖
28
4
包裝容器造型
12
5
系列化包裝的視覺設計
6
包裝設計與印刷
20
7
實踐內容(作業)
8
合計學時
72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學建議
設計是解決技術問題的一種方式,又是技術的基礎之一,也是通用技術各個模塊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引導學生親歷設計過程的教學中對以下幾個問題要引起充分的注意。
1.提高學生對設計過程的參與程度。
教學的過程是指達到教學目的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在技術教學活動中,學生要親歷產生需求、構思方案、表達交流、制作、試驗、評價以及相應的分析、權衡、選擇、優化、綜合等組成的一系列技術過程;經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才能使學生可能產生多樣化的思維,才能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學生的技術素養才能得到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才能得到培養。所以,在技術教學活動中要特別強調學生的全員性和全程性參與,即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學習技術課程,每個學生都要參與技術活動,每個學生都要經歷技術活動的全過程。要做這“兩全”,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技術問題的強烈興趣,以吸引他們主動而積極地參與設計過程。
2.引導學生生成多個設計方案
技術問題是多種多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用多種技術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問題,生成解決問題的多個方案。在形成多個方案的基礎上,才能使學生真正經歷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以使學生對設計過程獲得比較完整的體驗。
二、評價建議
該課程總學分為4學分
考核形式:學期末命題創作與平時作業相結合。
評估方法:學期末命題創作占總成績的60%,平時作業占總成績的40%。本學期考核成績為總分為100分,其內容比例分配為:創意占該課程總成績的50%,創意主題與表現內容的一致性與協調性占該課程總成績的50%。
三、教科書編寫建議
1.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薦的教材,但要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講義。
2.編寫與自己的講義匹配的案例及課程教學材料。
附錄教材及主要參閱書目
【教材與參考書目】
指定教材:版面構成》 王汀 編著廣東人民出版社
參考書目:
1、《世界版面藝術精粹》,梁中國編著。
2、《視覺流程的設計原則與方法》,丁為美編著。
上一條:《印刷設計與制作》教學大綱 下一條:《室內設計制圖》
【關閉】
河套學院藝術系?版權所有 蒙ICP備13003451 地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云中大街河套學院 郵編: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