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密性原則。
心理咨詢師將會對來訪者的任何資料、基本信息、測試結果、咨詢過程、記錄等進行嚴格保密。當然,保密也有例外:如果來訪者同意信息透露;司法機關要求心理咨詢師提供保密內容的信息;出現針對心理咨詢師的倫理或法律訴訟;心理咨詢中出現法律規定的保密問題限制,如虐待老人、兒童等;來訪者有可能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時;來訪者患有危及生命的傳染病等情況出現是可突破保密原則的,但是,咨詢師也會盡量做到最大限度的保密。
2.限制性原則。
①時間限制原則,心理咨詢必須遵守一定的時間限制。咨詢時間一般規定為每次50分鐘左右(初次受理時咨詢可以適當延長),原則上不能隨意延長咨詢時間或間隔。
②來訪者主動求助原則,心理咨詢師不可以違背來訪者意愿建議或者強制來訪者進行心理咨詢。
③感情限定的原則,咨詢者和來訪者心理的溝通和接近,并建立積極信任關系,但這也是有限度的,來自來訪者的勸誘和要求,即便是好意的,在終止咨詢之前也是應該予以拒絕的,個人間接觸過密的話,不僅容易使來訪者過于了解咨詢者內心世界和私生活,阻礙來訪者的自我表現,也容易使咨詢者該說的一些話變得不方便說,從而失去客觀公正地判斷事物的能力。
④關系限定的原則,來訪者與咨詢師的關系僅限于咨詢關系,不能超出任何咨詢以外的關系,這是對雙方的保護,也是咨詢效果能否鞏固的關鍵。
⑤熟人不做咨詢的原則,這是心理咨詢比較重視的一個問題,因為熟悉會導致情感的卷入和關系的不清,也會擔心隱私問題,限制表達。
⑥咨詢目標限制原則,心理咨詢目標的確定,必須根據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性質、咨詢的復雜程度、咨詢師個人實際能力來決定,它不是任意的。心理咨詢目標只能鎖定求助者的心理問題。
3.理解支持保持中立立場的原則。
咨詢人員對來訪者的語言、行動和情緒等要充分理解,不得以道德的眼光批判對錯,保持中立的立場去理解和幫助來訪者分析原因并尋找問題解決辦法。
4.重大決定延期的原則。
心理咨詢期間,由于來訪者情緒過于不穩和動搖,原則上應規勸其不要輕易作出諸如調換工作、退休、退轉學、離婚等重大決定。
在咨詢結束后,來訪者的情緒得以安定、心境得以整理之后作出的決定,往往不容易后悔或反悔的比率較小。這是對來訪者負責任的表現。
5.積極心態培養原則。
咨詢人員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來訪者分析問題的所在,培養來訪者積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讓來訪者的心理得到成長,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