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是國際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良好睡眠,健康同行”。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睡眠被放在了健康標準的第一位,同時,睡眠情況的好壞也是判斷抑郁癥等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當中,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人有睡眠問題,而生活中的許多身心問題也都是由睡眠不佳導致的。如果你對睡眠的了解還僅僅停留在起床氣和記憶力減退這些淺顯的認識上,那么你的確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這件事。
“垃圾睡眠的”表現,你中了幾個?
1、 睡前玩手機,追劇,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個時候睡著的,很可能躺在沙發上,坐著就睡著了。
2、 工作壓力大,加班加點成常態,往往在高強度的工作后倒頭就睡了;
3、 晚上不睡,白天補覺,平時睡眠不足,利用周末休息日補覺,睡上一天,依然覺得累;
4、 自然醒后,不想起床,強迫自己睡夠時長;
5、 每天都強迫自己在幾點睡,幾點起,可是又總是改變時間點;
6、 睡著后不停做夢,感覺和一場一場看電影一樣;

科學睡眠,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健康的睡眠的特點:入睡較快(一般不超過30分鐘),時間充足,質量優良,不會頻繁醒來也不會被多夢困擾;
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約為1.5小時,因此晚上的睡眠可以按照1.5的倍數來安排;
人的睡眠黃金段,在午夜零時至三時,這個時間如沒有特殊情況,要讓睡眠得到保證;
燈光會抑制人體的一種名叫褪黑素的激素分泌,影響入睡;
午睡30分鐘有利于修復大腦,提高記憶力,提高免疫力……
睡不著、睡不好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調節
◎ 規律作息,固定上床休息和起床的時間
◎ 適量運動,最佳運動時間下午5-7點
◎ 規律飲食,下午3點后忌咖啡和濃茶
◎ 改善睡眠環境,調節燈光、溫度、床……
◎ 放松調節,可以聽舒緩的音樂或睡前冥想
◎ 若自我調節不能改善睡眠狀況,建議尋求專業幫助!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