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么樣完全決定于自己的感受。”這是北大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寒門貴子》中的一段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我們可以去選擇做怎樣的人,過怎樣的人生。
我出生于內蒙古的一個貧困的小山村,家庭不像其他的同學們一樣富裕,大學四年的費用對于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就在這個困難的時刻,國家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國家給了我一個機會,一個改變我人生的機會,一個實現我人生價值的機會,圓了一個貧窮農村孩子的大學夢。
可能也正是因為家庭的緣故,我從小吃了不少的苦,更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因而更加努力學習,希望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因為我明白這是對我來說是在這個時代最直接最容易、也是最好的改變命運的方式。我不愿自己在這樣貧庸的土地上過完這一生,不愿父母在未來還過著苦日子。我想盡力去和命運抗爭,可能我終其一生努力,也終究是一個普通人。但我更知道如果連努力都不去努力一下的話,你的人生終會像大海扔入一塊石頭,濺不起一點點的漣漪,也最終歸于平靜。“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獲,但是,每一次收獲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如果無法去選擇出生,那我們就去創造理想的背景 。
我一直都覺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雖然我生活不是特別的富裕,但是我覺得我是一個精神上很富足的人。我的父母對與我學習有關的一切,他們都是十分的支持。我從小很懂事,了解父母賺錢不易,也明白他們對我的期望。作為一個獨生女,我覺得我一定得更加懂事,更加努力。我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小孩子,但是絕對努力。
在小學的時候,我不是一個特別有自信的人,有一點害羞和自閉,因為我成績不是特別優秀,是那種全班六七十多人,最差我能排四十多名。還記得在那次考試成績出來之后,回家的每一步路走的都特別艱難,本以為當他們知道我成績之后,會狠狠地罵我,甚至揍我。但父母并沒有,甚至沒說我一句,反而還安慰我,讓我不必氣餒,下次努力就好了。父母這樣的反應反而讓我更加的愧疚,尤其在我發現母親偷偷的哭了之后,我更是愧疚萬分。我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能讓媽媽再因為自己的學習問題擔心流淚了。父親在開完家長會之后,只是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們家沒有錢,也沒有權,只能靠你自己,知道嗎?這次之后的下一次考試中,我成績進步很快,一下進入班級前十名,并且還成為小組長。毫不夸張的說,這個前十改變了我,這個組長改變了我,從那個時候起我變得外向,我開始參加各種活動,各種比賽,變得積極樂觀,更加努力。這是改變我人生的一年,改變我人生的“第十名”。
在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不可否認,依然有大部分貧困地區的學生因家庭貧寒或某些突發事件導致無法圓上“大學夢”。大學,對許多來自一個沒有乘過地鐵、高鐵、做過飛機甚至沒有吃過肯德基、麥當勞的小城鎮的學生來說,像我一樣,大學跟祖國一樣神圣、純潔,是那個被稱為“詩和遠方”的殿堂。如果說高中是夢想開始萌生的起點,那大學就相當于夢想慢慢開始賦予實踐的地方,貧困大學生無力圓夢這一現實,國家尤為重視,祖國為盡全力讓教育全面化、人性化,這幾年制定了很多助學方針及政策來盡全國之力來幫助每個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完成學業。如國家在各個地區最普遍執行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在校期間一律免息、社會資助、精準扶貧家庭國家助學金貸款申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院獎學金、助學金等等,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圓了“大學夢”并且減輕求學的負擔,國家的資助政策,給很多大學學子提供了走出大山、追逐夢想的機會。
在高考結束之后,我收到了人生第一份重要的通知書。當知道有國家助學金這項資助政策后,我欣喜萬分,對我這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也給像我一樣無數不太富裕的學子們撘上了通往夢想的希望列車。果然上天在關上我們一扇門的同時,又開啟了一扇窗。通往成功的路已經鋪了一半了,剩下的就靠我們自己努力奮斗了。懷著對國家的感恩,我在大學期間努力學習,腳踏實地,扎實專業課基礎;課下積極參加社團活動,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參加志愿者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為了減輕負擔,我在食堂做兼職,賺點生活費。國家助學政策幫助了無數像我這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緩解了我們的負擔,讓我們更好的在大學里奮斗。我真的非常感謝國家的助學政策,是它讓我快要枯萎的夢想之樹茁壯成長,讓我變得更加的自信自立與自強。
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時刻激勵著我,讓我看清遠航的方向,讓我擁有堅韌意志走過艱難的時刻,去點亮屬于我的未來之燈。國家的助學政策走進千家萬戶,如一杯甘甜的清泉水,化解我們的悶熱,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關懷以及心系于民的情懷。
“你不是我一生的依靠,卻是對我艱難時的鼓勵與扶持;不是通向幸福世界的天梯,卻是我努力向上的動力;你不是晴空萬里的藍天,卻是能讓我搏擊風雨的翅膀。”——致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