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馬云龍,是農(nóng)學系2017級農(nóng)學班的一名學生,于2017年榮幸地成為河套學院的一員,帶著激動又興奮、開心又緊張的心情踏入了這個讓我成長了四年的校園,對于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上大學無疑是最幸福的事,但是這樣的“幸福”來之不易,需要不斷地拼搏,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走過來,我的家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家庭,家里本來就不怎么富裕再加上母親體弱多病,面對經(jīng)常入不敷出的生活開支和學費問題總是令家人頭疼。在我讀到高中的時候身邊輟學的同齡人就已經(jīng)有很多了,但是我的父母堅信只有通過努力讀書才能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在我讀書的思想動搖的時候他們鼓勵我、開導我,在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時候也堅定的支持我。曾經(jīng)也想過放棄學業(yè)去打工幫助家庭緩解壓力,但是體弱的母親對我說:不管有家里有多困難一定會供你把書讀下去,有文化才有前途,才能從這山溝里走出去。而父親也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這更使我堅定了要把書讀下去的信心。終于時間來到了2017年的秋天,河套學院的大門向我敞開了,在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幫扶下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
大學是我人生的又一個起點,我覺得有許多事值得我去做,這兒就是充實自己的國度,是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因此初入校園我就申請加入了院系的學生會,那便是我大學蛻變真正的開始,我立志要做一個主動的任務(wù)承擔者,積極主動的組織和參加一些院系和學院的活動,珍惜每一次提高自己能力的機會。空閑的時間總是在學生會辦公室中一邊學習一邊總結(jié)經(jīng)驗,又從老師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書本里沒有的工作方法、和人相處的能力:在工作時為了提高效率要給自己規(guī)定時間、重要的事情要記在手機的日歷里、對待同學們的反饋要上心,時刻牢記我們是老師與同學溝通的橋梁。終于在大三的時候我脫穎而出成為了農(nóng)學系的學生會主席,與此同時還被系里推薦參加學院組織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大學生骨干培訓班”,通過學習,我的政治理論基礎(chǔ)越來越扎實,思想高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經(jīng)過黨組織考察后的我還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在入黨后不久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便組織了第一屆“學習強國,學習強我”知識競賽,我又有幸被選中代表河套學院參加比賽,通過我與另外兩名同學的共同努力,我們?nèi)〉昧俗灾螀^(qū)二等獎的好成績。我始終認為努力的過好每一天才是不辜負自己的表現(xiàn)。只有踏實的生活、認真的學習、積極的參與才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到了大學之后,我也一直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在我享受了一次國家助學金的資助后,我又了解到國家一直有著為品學兼優(yōu)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設(shè)立勵志獎學金的政策,我就下定決心要靠自己的努力獲得這項殊榮。國家勵志獎學金是黨和國家對我們這些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關(guān)懷的體現(xiàn)。如果我獲得了該項獎勵,就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讓父親不再為我的學費發(fā)愁。通過我的努力,我終于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給我?guī)淼牟粌H僅是物質(zhì)上的資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
在這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最初的我同樣也是迷茫的,但是只要邁出了向上的第一步,生活便有了方向。學會自律讓我在大學生活里受益匪淺,在大學里老師會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對于我們而言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了,在自律與放縱之間通常會有很多人迷失自我,沉溺在放縱的一時快感中,從而成為了墮落的開始。從初入校園的成績墊底到后來也能代表學院參加自治區(qū)知識競賽并獲得二等獎、從開始學習時的心浮氣躁到備考研究生時的沉著冷靜、從羨慕拿獎學金的同學到能靠自己的拼搏努力拿到國家勵志獎學金,這都是自律帶給我的好處。
初入校園時的我總想著趕快畢業(yè)、趕快工作,靠自己賺錢為父母分擔壓力,但是隨著思想的日漸成熟,對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有了新的認知,同時再加上老師對我的積極引導,我做出了一個可能會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決定,那就是備考研究生。因為要兼顧實習所以學習的時間非常緊,因此我格外的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天,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起床,六點校園里的路燈亮起來也標志著我新的一天開始了,晚上十點鐘圖書館自習室閉館,是我一天學習結(jié)束的標志。因為還有實習的任務(wù)需要完成,所以只能在實習單位一邊工作一邊備考,這樣一來,本就不堅定的考研信心受到了影響,但是靜下來想到父母的艱辛,國家對自己的資助,老師們對我的殷切期望,動搖的心又安定了下來,每天晚上七點鐘下班吃過晚飯后,一起實習的同學們都會相互鼓勵很自覺地再學上幾個小時。就這樣,白天工作,晚上學習成了每天的日常。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與我的三名舍友一起跨進了研究生的大門!
在學校和老師們的關(guān)懷和幫助下,在國家助學金和勵志獎學金的資助下,現(xiàn)在的我已成為了一名準研究生,說到這,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博士黃國平,他的一篇論文致謝火遍了整個網(wǎng)絡(luò)。他寫道:“我的信念很簡單,把書讀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最后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別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他的故事影響了許多人,與此同時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因為他艱辛的求學之路映射出了很多像我們這樣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影子。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那些心存感恩且又勵志向上的人,有的人被人們所熟知,而有的人卻不曾吸引過大眾的目光,但是不管怎樣,那些像黃國平一樣身處逆境卻依舊迎難而上的學子們,就像中科院給他的評價一樣,“此君將來必成大器”。
現(xiàn)在國家對于我們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有很多種,在不讓一個大學生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失學的關(guān)愛下,每個大學生都能感受到國家資助政策的溫暖,因此我們更應(yīng)該勇立時代潮頭,立志報效國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抱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我們一定不能辜負國家對我們的期望,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生活中,這份感動會一直鞭策著我前行,我會更加努力的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
時間如白駒過隙,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悄溜走,轉(zhuǎn)眼間我已是大四,即將離開我生活了四年的美麗校園,而剛步入校園的影像恍如昨日?;厥姿哪辏瞧陂g的一幕幕,一樁樁就在眼前浮現(xiàn)。四年的時間,我由一個青澀的高中生蛻變成了一個思想成熟的大學生,這必須得感謝我美麗的母校,她給了我蛻變的舞臺;感謝我親愛的老師們,陪伴著我完成了人生的轉(zhuǎn)型;感謝黨和國家給予的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在此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又要踏入新的人生旅途,在新的學習生涯中,我將繼續(xù)時刻以一個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習總書記說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我們只有做到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yè),我會用實際行動為實現(xiàn)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