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好!
我是2015級新聞學專業的張清龍,來自通遼市奈曼旗東明鎮英圖村。4年前,我以424分全區文科二本最低分數,擠入河套學院的大門,同學經常調侃我,如果沒有少數民族加分,說不準現在在哪個草場放羊。4年的大學生活,轉瞬即逝。再有一個月畢業,將要告別育我成長的河套學院,遠赴“山城”----重慶,攻讀碩士研究生。在縉云山麓、嘉陵江畔,我與西南大學締結三年之約。
3年前,在來往學校的旅途中,遇到一位阿姨,給我講兒子的故事:參加蒙授高考考入內蒙古大學,進行一年的預科班學習轉入漢授,后來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現在在中科院攻讀博士。她自豪地和我說:“我兒子會四種語言,漢語、蒙語、日語和英語。”我當時羨慕極了,我想,我也要讓爸媽為我自豪。很多人都有一個夢想,沉睡著,但只要你輕輕喚醒它,它便會發芽。我的夢想就是考上研究生,考研注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在這條路上,你沒有敵人,只需要戰勝自己足矣。
在有考研想法的那一刻,便下定決心爭取一份考研資金,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為此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先攻占個山頭,才能兵來將擋。
因為覺得自己底子差、起點低,所以笨鳥先飛。我是2018年3月份開始著手準備考研的。考研的第一步是選學校,我選學校的原則是:要么穩,要么狠。我和每個考研人都一樣畏懼:目標太低不甘心,目標太高呢,又怕到頭來所有努力一場空。猶豫再三,決定考天津師范大學的傳播學學術碩士。喜歡天津多彩靚麗的霓虹燈和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有從小向往的南開大學。再者,華北距離通遼比較近,而且距離北京也很近,發展空間大。
4年來,我無數次聽過學生在抱怨學校,我坦言,我個人曾經也抱怨過。可是最關鍵的問題我們忽略了,那就是腿長在我們自己身上,腦袋在我們自己頭上。你不行是你的事,和學校無關。考研學子何其多,幾乎都是小本科。因為頂尖的學生保送了研究生或是出國留學。我認識專升本考上大連理工大學的研究生,也見過雙非大學考上清華北大的。很多時候,我們要克服的是自己。
有一句話說,拖延、猶豫不決、目標不明確是時間的三大殺手,這句話不假,因為拖延使人倦怠,猶豫使人停步,目標不明確使人迷茫。很多人說我是一個自律意識很強的人,其實不然,我也喜歡熱乎乎的被窩,我也喜歡慢悠悠享受一日三餐。但是,人一旦要是有了夢想,就會變得義無反顧。特別是那種一直萌芽、時刻準備破土而出的夢想。當你滿懷夢想奔跑的時候,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考研那段時間,好像生命里只有時間了,每隔一個假期就稍作調整,更早起床,6:00、5:30、5:00、4:30……鬧鐘只會吵醒一個人,但是叫不醒,叫醒一個人的,是夢想。
最后沖刺的日子,每天大概睡5個半小時,還記得室友和我開玩笑說,全憑一口仙兒氣活著。很多人會問“你不困嗎?”誰能說不困呢!但是自己選的路,只有義無反顧。特別感謝考研還了我一個青春期,23歲的青春痘,來的有點遲。
毛澤東詩詞里有一句話耳熟能詳:欲與天公試比高。我認為,不論是要考研,還是選擇其他,都是在挑戰自己。考研考的不僅僅是技術戰,更多是心理戰。從決定考研,選擇學校和專業開始,直到復試結束,擬錄取之前,都是一場心理消磨戰。考研最大的砝碼是自信心。很多人在擇校之初就注定了結果,考985、211怕難,考普通一點的又怕不甘心;怕對手太強、怕自己太差……不論是考什么學校、考什么專業,都要有自信,因為考研,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
考研路漫漫,多的是磕磕絆絆,你要擁有一顆平常心。心如止水,榮辱不驚,坦途都是自己鋪就的。英語閱讀對錯反復、專業課時常遇到瓶頸……然后會不停的懷疑自己,這都是正常的,要平常心對待,黎明前的天最黑,但陽光終究會來。心靈雞湯要喝,還要自己小火慢慢熬,只有自己真切感悟的人生,才有滋味。人是感性的動物,考研情緒多多少少都會有,要學會釋放。
考研最難的日子是10月還有12月,因為10月份打算換考學校,距離2019年考研僅有兩個月。當時在陜西師范大學攻讀文藝與文化傳播學博士的姐姐和我說,只有兩個半月時間,雖然時間緊張但也還很充足,我考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是11月份換考的。你要破釜沉舟。考研選學校就像做衣服,要量身定做,當然,也可以做的豪華。我的換考原則:人往高處走,越換越有。所以猶豫再三選擇了西南大學這所211院校。當時也恐懼。我在自己每天帶的筆記本寫下那四個字:破釜沉舟。最后沖刺的那段日子,敏感、內分泌失調、暴飲暴食……一直游離在放棄的邊緣。我選擇一個人偷偷藏在1.5平米的強電井里學習,做最后的沖刺。還記得,王風罡老師經常偷偷眊我,怕我學壞了身體,經常拽我出去曬太陽、補補鈣。12月22日,政治英語結束,考完英語,很多人崩潰了,也包括我。大腦一片空白的我想放棄了,我姐鼓勵我說:“就差一步了!”因為和研友合租一個房間,我在衛生間坐在馬桶蓋上背專業課,看了一眼鏡子里的自己,再去看筆記,慢慢視野模糊了,眼淚不自覺的流下來。我問自己:為什么要考研?為什么?為什么?因為那是我的夢啊!用冷水把自己沖清醒,接著背,就這樣,總分150分的專業課,我考了137分。伴隨著分數的提高,還有我的發際線。
很多人考完會大睡,我只記得我回來學校,一直發呆。一直說看個電影,卻一直沒看。當天晚上10點,寫了第一篇經驗貼,寫到動情處,眼淚打轉,一直寫到凌晨2:00,還不能平靜入眠。第二天5:00叫醒自己的,不是考研的夢想了,而是考研的生物鐘。
學弟學妹可能會質問:我們才大一,來日方長,考研對于我們還太遙遠。在我大一的時候,我也有這樣的想法,盡情享受傳說中愜意的大學生活。可是4年大學,如白駒過隙。在每年的畢業季,很多畢業生回首4年,對虛度的大好時光懊悔不已。一個人,不論做什么事情,要有目標、要有方向,需要的是一個認真的態度,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我們的一部分學生給自己定的標準太低,覺得英語過了校線、普通話二乙、計算機過了一級就可以順利畢業,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潛力究竟有多大、能量有多強。
最近一直在圖書館學習,很多朋友問我,考上研究生還學習?我想說的是,考上研究生并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考上研究生和考上大學一樣,只不過是新的征程,路途仍舊遙遠。
大二時,我主動加了系部考上研究生的學姐的微信,這一路,她們一直給我答疑解惑,一直在引導、鼓勵我。經歷過考研,我也深知考研不易,我也真心愿意幫助每一個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少走彎路。明燈能照亮幾個人,陽光能溫暖很多人,我雖不是陽光,也不是明燈,但我愿意把我的考研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需要的學弟學妹們,以供參考。
2015年,輕輕地我來了,2019年,匆匆地我要走了。感謝母校的栽培,銘記恩師的教誨,難舍同窗摯友,忘不了母校的一草一木、一書一桌!
最后,想要告訴大家:大學是自我成長的黃金期。著名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年輕的時候。”真心希望在座的學弟學妹們,在未來的日子,對得起自己,不負時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