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好!
我是2017級電氣自動化技術1班的王志林,來自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洼鎮(zhèn)崗崗村。非常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與學弟學妹們分享我的大學經歷。
2017年,我和姐姐都順利考入了大學,但是高額的學費還是把我們從錄取的興奮中拽了出來。由于姐姐的高考分數(shù)比我多很多,她考入了一所理想的大學,我內心深處有了想輟學打工貼補家用的沖動。好在國家的資助惠民政策給我們帶來福音,我和姐姐都辦理了生源地助學貸款,順利跨入大學校門。
讀高中時,老師對我們說過,再辛苦堅持一下,等到了大學,你們就可以放松了。這句話也一直是我努力向前的不竭動力。初進大學校園,我和大家一樣懵懂,站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總會有種隱隱的想家之情,已經成年的自己,還依然像個小孩子一樣,站在那里,無所適從,看見如蜂蛹的新生同學們,一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很渺小,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加上自己的性格又比較內向,所以,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適應了這個新環(huán)境。業(yè)余時間,我做過各種兼職,送過外賣,帶過家教,發(fā)過傳單,穿過氣模,瘋狂的兼職,只想多賺點生活費以減少家里的支出。
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內心有超級多的各種想法,懷揣著各種火熱的激情,恨不得把所有的社團都參加一遍,但時間是有限的,滿足不了內心的諸多想法,只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社團來參加。我選擇了自己大學生活中的第一個社團——科協(xié)社團。在這個社團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總結了很多經驗,也為我的后續(xù)大學生活開了個好頭。出于興趣愛好的原因,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小團隊,一天24小時,除了正常的8小時上課時間以外,我們的團隊幾乎都是在一起研究各種東西。2018年6月,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終于制作出了團隊第一個作品——固定翼植保無人機。在這當中的辛苦真是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明白,那種每天都是幾近后半夜的實驗室生活,屬實是讓人難以忘懷。每天從晚飯之后就一直泡在那里,在實驗室研究的那些日子里,甚至連一個可以正常休息的長凳都沒有,整棟樓仿佛都睡著了,只有我們實驗室的房間還在亮著燈,那時候實驗室成為了我的另一個家,白天上課,晚上回家,每天過著復制一般的生活,枯燥無聊,但每當我們看到機器人能夠自主運行的時候,我們就又會元氣滿滿,無所畏懼。還有更讓人頭疼的就是,每次都得想盡辦法躲開催關樓門的老大爺,記得有一次,門衛(wèi)老大爺查教室關樓門,我們就悄悄的把燈關掉,門也關掉,之后也就順理成章的被“關”在了實驗室,心中難免有些小竊喜。雖然很痛苦也很煎熬,但是收獲的季節(jié)總會有更多的驚喜在等著你,正是因為我們的不懈努力,我們才有能力參加華北五省的機器人大賽。剛聽到這個名字,我就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參加這個比賽,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在當時看來,自己的這個想法有點異想天開。我每天上網(wǎng)查資料找有關于機器人的各種文件,從得知這場比賽開始,我就沒有享受過自己的業(yè)余生活,除了正常的上課時間外,其他的時間都是在實驗室泡著,每天抱著各種資料,那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百度的重要性,手機、電腦真是我們學習的好平臺,我們不放過任何一篇能給我們留下線索和知識的文章。就這樣每天堅持查資料完善自己的知識庫。大約堅持了2個多月。終于我們可以開始著手制作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機器人了,在我們慢慢摸索著制作的過程中有過欣喜的激動,自然也有無助的嘆息。
我們的機器人小車在制作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的故障。其中有一個故障我們排查了一整天,甚至在上課的時候自己也在桌子底下偷偷研究,想不出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但是等到晚上也沒找到問題所在,那時候真的是感到很無助,找遍各種資料,查閱各種工具書依然沒找到是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隊友調侃的說“得,繼續(xù)通宵吧”沖杯咖啡,繼續(xù)通宵,熬夜通宵對于我們來說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只好把小車全部拆掉,一步一步重新檢查,重復了不知道多少次。“苦心人,天不負”,終于在凌晨4點多找到了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原來是我在定義函數(shù)的時候出現(xiàn)了錯誤,導致小車不能正常運行主程序了。找到問題的一剎那,我們相視而笑,都沒有說話。我真切感悟到,當你特別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你會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這件事上,成功之后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表述出來的。但我不得不說的是,還有比我們辛苦的團隊,他們因為想獲得更好的成績日夜奮戰(zhàn),因為一個零件的問題他們要爭吵、理論、判別,進行最后的敲定,僅此一項他們就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因為想要成功,他們不得不這樣,再加上自己給自己的壓力,他們也經常是通宵達旦,晚上通宵白天上課,更有甚者,甚至說出了,“我們下個星期會不會猝死”,這樣搞笑的話語,更別說每天灰頭土臉的去上課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礪,比賽也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緊張的就想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能看見我們的小車。那段時間我們干脆就在實驗室睡覺、吃飯。生怕小車再出現(xiàn)什么問題。我們一直維持這種狀態(tài),一直堅持到比賽開始的那天。
比賽那天,看著自己的小車在擂臺上自主行走進攻,心里有種莫名的欣慰,雖然我們拿到的是自治區(qū)三等獎,但在強手如林的高校中,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比賽回來之后又開始深入研究,總結其他學校的經驗和自身的不足,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在接下來的各種比賽中一步一步的贏得了更好的成績。在北京賽區(qū)的比賽中,我們拿到了北京賽區(qū)的二等獎,又在5月初的由中國高等教育協(xié)會、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承辦的智能機器人創(chuàng)意大賽中拿到了全國季軍的好成績。在這場來自全國91所大學的激烈角逐中,我們不負眾望,拿到了全國季軍的好成績,說句實在話,在我們的比賽之前 ,幾乎很少有人了解我們的學校,甚至還有其他大學的學長跑過來問我河套學院是南方的嗎?但經過幾場出色的比賽之后,大家對河套學院的印象也越來越深了,前幾天我們去杭州比賽,在場地,就聽見有參賽隊員問,河套的今年來沒?內心真是有種說不出的激動。
沒有夢想何必遠方,努力過后總會有收獲,正因為不懈的努力,我獲得了開拓杯三等獎,機器人校級二等獎,北京賽區(qū)二等獎,國家級的一等獎,校園科技展的創(chuàng)新獎,校級無碳小車的二等獎,電子技能一等獎等。
取得的成績自然離不開輔導老師的精心指導和系部、學院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對我的輔導老師楊茂林老師、楊勇老師和郝兵老師表示誠摯的謝意!系部、學院是我們最堅實的護盾,是我們一直堅持下來的動力,感恩母校給我們施展才藝、成就自我的舞臺。
在這里,我想說,雖然我是一名專科生,我們的學院也不是最完美的,不是高大上的985、211,但我的大學生活足以讓我破繭成蝶、讓我體會到成長的快樂,我要大聲說:河套學院,我愛你!
今天我想真切的告訴學弟學妹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怕吃苦,起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堅持,成功只屬于那個堅持到最后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但凡有成就的人,并不是他們有多么高深的智慧,而是他們不怕吃苦、不輕言放棄,一直堅持到最后,才迎來勝利的曙光。
學弟學妹們,大學時光是很短暫的,身為一個當代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朝氣。千萬不要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要合理規(guī)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珍惜人生最美時光。
最后,祝愿老師們工作順利!祝學弟學妹們學業(yè)有成!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