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未央,星云翻涌
燈與河川,七月人間
八月的多熱
叫囂著詩與盛夏
河院學子也在三下鄉的實踐中
貢獻著青春力量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生態與資源工程系
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7月21日生態與資源工程系在內蒙古巴考淖爾市烏拉特后旗潮格溫都爾鎮“中國科學院草原荒漠研究站”組織開展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__local/7/77/09/B8C3FBE44D6644A20FB29BBD833_6056241E_2B4D1.png)
本次實踐活動生態與資源工程系組織19名學生從臨河區來到研究院,與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師哥師姐們一起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開展采集土壤與植物,在實驗室里進行稱重、研磨、以及記錄數據等工作。
![](/__local/F/AC/70/27157B6AEE5DB229B8A2DE20A0D_BB8D6794_212C0.png)
![](/__local/A/EF/7E/6BE9A7BD20D7430988481EA8112_8195C5A7_38D0D.png)
上圖為蒙古業,下圖為堿業
俗稱“扎蒙蒙”
![](/__local/2/E2/EA/CC42C57131E7DAF972C4FA8BD89_FA3A4836_26CC7.png)
生態與資源工程系劉易倫老師特來慰問
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能夠深入實地進行研究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得出真知。未來,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能夠繼承老一輩生態學家的科研精神,將青春播撒在這片廣闊大地,為區域社會生態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教育系
2022年8月12日,教育系開展為期10天的以“大手拉小手”線上助學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特長,通過學業輔導、自護教育等形式的精準關愛志愿服務方式推進普通話在民族地區以及農村地區的推廣,促進民族地區人民講好普通話,寫好中國字,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__local/8/56/BB/82175639B80A57659A7220358FF_0F45A1B2_97DDF.jpg)
團隊成員從課業輔導、推廣普通話課堂等多方面開展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同學們紛紛表示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這次活動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
教育系普通話推廣、學業輔導實踐團用自己的愛心,譜寫出滿園綠色,本次實踐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同學們的志愿服務能力,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出一份青年力量,志愿者們將自己涓滑細流的力量匯聚到“教育中國”發展的波瀾壯闊之中。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
讓我們一同“鄉”約盛夏
揮灑青春,收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