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男,1965年5月5日生,教授,內蒙古自治區及巴彥淖爾市兩級科技特派員。政協巴彥淖爾市第三、四屆委員,巴彥淖爾市肉羊協會會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巴彥淖爾市建設項目評審委員會入庫專家。現任河套學院遺傳育種與繁殖研究中心主任。
多年來一直從事與畜牧業特別是肉羊產業相關的教學、技術培訓、科研等工作。經過多年艱苦辛勤的工作在人才培養、科研平臺建設、實用技術推廣、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將具體情況簡略說明如下:
一、在人才培養與實用技術推廣方面
多年來采取多種形式先后主持舉辦了“肉羊養殖技術”、“ 肉羊多胎與高頻繁殖技術”“肉羊胚胎移植技術”等培訓20余期,共計培訓3000多人次,培養與本學科相關的技術骨干多名,其中包括青年教師和在校學生。同時,圍繞農村牧區做文章,把科技素質培訓、實用技術培訓作為主要任務來抓,以“使農民兄弟實實在在地接受1到2項致富技術”作為培訓理念;以“農民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作為辦班宗旨,以“講讓農民看得見,聽得懂,摸得著的課”作為培訓形式。
二、在科研成果轉化推廣方面
主持并完成了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巴美肉羊多胎系提純擴群與產業化開發利用》(NJZZ14330)和巴彥淖爾市市級項目《巴美肉羊多胎與高頻繁殖集成技術研究與推廣》(BKJ10001)取得的成果,使巴美肉羊產后及乏情季節的同期發情同期率達98%、人工誘發排雙卵(超數排卵)效果明顯提高、腹腔鏡人工授精受胎率在90%以上、肉羊胚胎移植受胎率70%(鮮胚)以上、羔羊2月齡早期斷奶,初步實現了“巴美肉羊”兩年三胎、一胎多羔的多胎高頻繁殖模式。項目所取得的相關技術成果在區內外農牧區肉羊生產一線已大量推廣使用。近年來在通遼三高種羊場、新疆昌吉州木壘縣、包頭市達茂旗、鄂爾多斯、興安盟、赤峰市進行的肉羊胚胎移植。在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巴美肉羊種羊場、烏蘭圖克鎮巴美肉羊種羊場、狼山鎮溫存和羊場、通遼、河北宣化、山東臨沂等規?;驁鲞M行了肉羊返季節同期發情、人工授精工作。
三、在校企研合作方面
促成河套學院遺傳育種與繁殖研究中心與中科正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及云南農業大學共同在小尾寒羊、阿爾巴斯山羊基因育種研究項目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小尾寒羊和阿爾巴斯山羊“MSTN”基因剔除克隆后代已成功問世。經檢測敲除效果呈陽性,克隆羔羊生長出現了明顯的肉用性狀。
積極推進河套學院與富川肉羊養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河套學院富川商學院”在實用人才培養方面開辟了一條“聯合辦學、校企合一、產學研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在與富川公司的合作過程中為企業實施了進口杜泊的胚胎移植純種擴繁節省大量的引種成本、運用同期發情人工授精技術多批次生產優質杜寒雜交羔羊,為周邊養殖戶提供優質純種杜泊種羊和杜寒一代雜交公羊以提高周邊養羊戶的養羊經濟效益。對“巴美”肉羊種群進行了遺傳評估和系譜調查整理了系譜檔案,經過努力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使富川肉羊養殖場由普通肉羊養殖企業升級為自治區及種羊場,并且為成功申請國家級種羊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在科研平臺建設方面
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科研平臺作用,經本人努力中心實驗室建設方面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在學院領導的支持下根據實驗室建設的要求投資數十萬元資金,使中心實驗室初具規模,能夠開展一些常規的科研工作。在此基礎上爭取到市科技局、國家肉羊體系巴彥淖爾試驗站、中科正標、云南農業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資金、實物、技術的贊助和支持。使我中心實驗室具備了較強的教學、科研和實用技術推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