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光明日報》第06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刊刊發我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內蒙古西部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包明齊教授的署名文章《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文章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須振興。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各方力量,強化協作配合,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農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全文如下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須振興。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各方力量,強化協作配合,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農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堅持創新發展,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堅持創新,就是要堅持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堅持理論創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將所思、所想、所得轉化為做好“三農”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用扎根中國沃土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實踐,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堅持制度創新,不斷健全和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發動廣大黨員群眾,構建新型鄉村治理格局,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堅持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推動第一產業圍繞良種繁育、節水灌溉、土壤改良、智慧農業、設施農業等持續用力,第二產業圍繞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綠色食品制造等精準發力,第三產業圍繞鄉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智慧物流、鄉村特色餐飲等靶向聚力,推動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堅持文化創新,立足本鄉村的文化特色、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村一品或一鄉一品”特色文旅產業,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堅持協調發展,突破鄉村振興瓶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只木桶的裝水容量不是取決于這只木桶中最長的那塊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板。”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城市和鄉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堅持城鄉協調發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統籌城鄉發展,推進一體化進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縣域經濟,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鄉村既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又要挖掘優秀鄉土文化資源,講好鄉土故事,留得住鄉愁,望得見遠方。堅持鄉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就是既要推動經濟發展,又要促進社會進步,圍繞鄉村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多方發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圍繞鄉村教育領域,不斷提升農村教育質量,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讓更多農村學子實現夢想。圍繞村民就業,推進新型城鎮化,政府通過提供技能培訓,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招聘等方式,鼓勵農民就業創業,切實解決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就業問題。圍繞鄉村醫療,不斷優化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構建萬千農民群眾健康“第一道屏障”。圍繞村民養老,不斷完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讓村民“老有所養”。
堅持綠色發展,提高鄉村生態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進綠色生產方式、構筑鄉村綠色空間格局。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廣綠色生活理念,增強村民環保意識,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鼓勵村民發揚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做好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調動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推進綠色生產方式,發展農村循環經濟,依照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回收的原則,減少對生產生活資料的消耗,發展集約化經濟,將農村生產生活廢物加以循環利用,同時,依據環境承載力、人口密度等科學布局農村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綠色集約農業,讓“綠色顏值”實實在在的點亮“生態價值”,鼓起村民的“錢袋子”。“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構筑鄉村綠色空間格局,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在人居環境提升上下功夫。
堅持開放發展,開拓鄉村振興空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主動開放、雙向開放、公平開放、全面開放和共贏開放。堅持主動開放,鄉村應敞開“開放”之門,不斷優化農村營商環境,推動優質農產品出口,培育暢銷海外的農產品品牌。堅持雙向開放,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拓展經濟發展空間。一方面注重吸收國外農村發展先進經驗,引進先進技術,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積極推廣我國農村農業發展經驗,加強境外農業合作園區和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加強內外聯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堅持公平開放,構建公平競爭的農村內外資營商環境,為外資企業提供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吸引更多優質中外資企業進駐農村,助力鄉村振興。堅持全面開放,推進世界范圍內鄉村振興的國際協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鄉村振興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共贏的方向發展,開拓鄉村振興新空間。
堅持共享發展,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享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數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堅持共享發展,就是要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與漸進共享。”堅持全民共享,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對鄉村轉移支付力度,加快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共享發展一方面要補齊村民民生領域存在的諸多短板,切實改善村民生活條件,促進村民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創造和維護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社會環境,讓每個村民通過努力都有成功機會。堅持共建共享,發揮村民首創精神,尊重村民主體地位,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為村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供堅實基礎。鼓勵村民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在鄉村治理、產業發展、人居環境上下功夫,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堅持漸進共享,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我國現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各鄉村發展狀況也不盡相同,要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立足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這個最大的實際,設計循序漸進的共享政策和制度安排,砥礪奮進,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筑牢鄉村振興基石。(作者系內蒙古西部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河套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