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百年,奮楫百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新中國成立以來,防沙治沙工作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由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逆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底色,中國成為全球荒漠生態治理新標桿。
一、黨領導下的新中國防沙治沙歷程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新中國防沙治沙在百廢待興、風蝕沙埋中拉開帷幕,在立梁架柱、多點突破中積厚成勢,在爬坡過坎、質效提升中向縱深推進,創造了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奇跡。
(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艱辛探索、夯基壘臺
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北方風沙危害嚴重,西北、東北西部、內蒙古、河北、河南等地沙荒遍布,流沙持續侵犯耕地、鐵道和公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央政府設立林墾部,在河北、陜西、遼寧等地分別設立了冀西沙荒造林局、陜北防沙林場、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等機構,開啟了漫漫防沙治沙長路。20世紀50年代,我國林業建設的總方針是“普遍護林,重點造林,合理采伐,合理利用”,強調“在風沙水旱災害嚴重的地區,應選擇重點,發動群眾,有計劃地進行造林”。在冀西平原、豫東黃泛區、烏蘭布和沙漠東緣、東北西部及陜北榆林等地,營造防風固沙林。1956年,毛澤東同志發出“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新中國自此開啟了綠化祖國的偉大征程。
“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在人力、物力、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1958年,國務院成立治沙領導小組。在國務院領導下,1958年、1959年,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國務院第七辦公室、國務院科學規劃(技術)委員會聯合召開了兩次西北地區及內蒙古6省(區)治沙(規劃)會議,商議和部署以北方地區為主的全國防沙治沙工作。1959?年,中國科學院組織各領域科技工作者,對我國的大部分沙漠、沙地和戈壁開展了綜合考察,建立了蹬口、民勤、靈武、格爾木、榆林、莎車等6個治沙綜合試驗站及24個治沙中心站,初步形成了北方沙漠觀測、科研和試驗網絡平臺,為日后的沙漠及沙漠化研究與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黨的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和林業部門組織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群眾投工投勞為主,在風沙水旱災害嚴重的山區、沙區、平原、沿海等地營造防護林,涌現了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等治沙力量。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重點突破、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之初,為了從根本上遏制風沙危害加劇的態勢,黨中央決定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開啟了我國以工程帶動防沙治沙的新紀元。20?世紀?80?年代,我國先后頒布了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規,為沙化地區林草資源的保護及管理提供法律保障。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全國人大五屆四次會議通過《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以國家法律形式將群眾性植樹活動確定下來。我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成為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一項群眾性運動,極大推動了群眾性防沙治沙工作。
20世紀90年代,由于全球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被破壞的形勢日益嚴峻,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逐步成為全球共識。國務院召開全國治沙工作會議,并批準成立全國治沙工作協調小組,由林業部牽頭、16個部(委、辦)組成,為協調解決治沙工作重大問題提供組織機構保障。1994年,我國首次開展全國沙化土地普查工作,全面系統地查清了全國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積、分布、類型。5年后,第二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開展,我國荒漠化監測體系基本建立,技術路線愈加完善。國務院批復了《1991—2000年全國治沙工程規劃要點》,啟動實施了全國防沙治沙工程,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技術體系和治理模式,為新世紀防沙治沙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199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根據履行公約的需要,全國治沙工作協調小組更名為“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1996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成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國,開始正式參與全球荒漠生態治理。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最后十年,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在黨的領導下,防沙治沙工作步入快車道。20世紀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頒布實施,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防沙治沙專門立法的國家。《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05—2010年)》和一系列工程規劃紛紛出臺,我國正式啟動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草)、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防護林體系建設、重點地區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工程范圍涵蓋全國97%以上的縣,開啟了國家林業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新篇章,開創了防沙治沙新局面。2005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出臺,提出防沙治沙奮斗目標和一系列政策支持與保障措施。《重大沙塵暴災害應急預案》出臺,沙塵暴災害的監測、預警和災害應急處置機制基本建立。2007年,國務院召開全國防沙治沙大會,國家林業局代表國務院與重點省區政府簽訂《“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標責任書》,明確了防沙治沙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管理責任制。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正式對重點沙區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經國務院審定后,交由中央干部主管部門,作為對各有關省級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極大推動了有關地方各級政府防沙治沙問責制度的落實。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戰略升級、科學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的不斷深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納入黨的行動綱領,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生態文明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荒漠化防治是關系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防沙治沙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
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國務院批復了《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出臺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科學有效指導防沙治沙以及沙化地區的植被保護與修復工作。
重大工程高位推動。相繼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試點、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重大工程項目,生態工程效益凸顯。三北工程實施40多年來,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014.3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了8.52個百分點。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20多年來,工程區累計營造林902.9萬公頃,工程固沙5.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增加8.08個百分點。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面積達到177.2萬公頃,荒漠植被得到有效保護。
科技應用不斷深化。每5年開展一次荒漠化、沙化調查監測,定期摸清并掌握了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狀況及動態變化情況。26個荒漠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站和13個沙塵暴地面監測站,跟蹤監測當地荒漠生態系統狀況、變化趨勢、沙塵暴因子等。2003年開始,建立沙塵暴趨勢會商機制,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多層級、專業化的科研機構不斷為防沙治沙貢獻科技創新力量,推廣應用了“兩行一帶”、低覆蓋度治沙等一批適用技術模式。
深度參與荒漠化公約履約和國際合作。舉辦了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活動,發布了《“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倡議》,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共同在寧夏銀川建立了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2017年我國成功舉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并于2017至2019年擔任主席國,推動公約出臺了《2018—2030年戰略框架》,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明確指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國”。
二、黨領導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經驗
(一)始終堅持黨對防沙治沙工作的全面領導。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掌舵領航、運籌帷幄,部署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的中國特色防沙治沙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沙區各級黨委把防沙治沙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從縣委書記楷模谷文昌、焦裕祿帶領群眾治沙,到右玉縣21任縣委書記接續治沙,從塞罕壩、柯柯牙到八步沙,可謂風沙萬里黨旗紅。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根本保證。
(二)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從“綠化祖國造福萬代”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防沙治沙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肩負“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使命擔當,抱著堅定的決心,源源不斷提供更多更優質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共享最普惠的生態紅利;引導沙區發揮比較優勢,科學發展沙區綠色富民產業,帶動沙區農牧民增收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為建設美麗中國、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美麗愿景,防沙治沙工作在攻堅克難、砥礪不輟中繼往開來、勇立潮頭。
(三)始終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防沙治沙是一項涉及生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等多領域的系統工程,長期以來堅持政府主導、企業投入、全民參與。發改、財政、林草等多部門分工負責、協同共治,有利于立足全局,集中力量、握緊拳頭,合力出擊。地方黨委政府嚴格落實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為防沙治沙提供堅實組織領導和資金保障。在“三北”等風沙危害嚴重地區,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工投勞、承包治沙,積極參與工程建設,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各行各業各部門協同共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
(四)始終堅持遵循自然規律。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防沙治沙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封禁保護、重點公益林、天然林保護等重大工程項目,大力保護原生荒漠生態系統和沙區現有林草植被,促進荒漠植被休養生息。始終將科學防治理念貫穿防沙治沙全過程,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區施策,堅持統籌兼顧、多措并舉,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力,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堅持適地適樹適草,科學配置林草植被覆蓋類型和密度,積極發展節水林業和雨養林業。工程建設堅持治山、治水、治沙相統一,封沙(山)、育林、育草相結合,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實現了重點突破和規模推進有機統一。
(五)始終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防沙治沙工作始終堅持從沙區生態脆弱的實際出發,從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生態承載能力的剛性需求和人民群眾的現實需要出發,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準確把握不同發展階段防沙治沙工作的新變化新特點,最大限度凝聚共識、調整發展戰略,建立了更加完備、更加穩定、更加高效、更符合我國國情沙情的制度體系。堅持問題導向,總結規律經驗,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科技創新機制、資金投入機制等方面的改革,防沙治沙從注重規模速度轉向注重質量效率,從以單一要素為主治理轉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多要素集成治理,荒漠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不斷提升。
(六)始終堅持開拓創新、科技驅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防沙治沙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改革發展大局,堅持強化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攻關,加大核心共性技術供給。健全以國家公益性林草科技推廣機構為主導,科研院校、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新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移推廣機制,引導成果、政策、服務等科技要素深度融入生產建設全過程。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健全覆蓋更多沙化地區生態資源要素的監測網絡體系,深化荒漠化生態定位觀測體系建設,強化荒漠化沙化動態監測以及工程成效評估,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創新第一驅動力作用,更好地支撐生態建設、引領產業升級、服務社會民生。
(七)始終堅持深度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土地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重大生態問題,目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土地受到荒漠化威脅,荒漠化使耕地和牧場變得貧瘠,100多個國家的超過10億人口的生計受到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防治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我國始終秉持正確義利觀,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建設性參與全球生態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更加積極有為地參與全球荒漠生態治理,運用全局性思維認識和解決資源環境瓶頸,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加大力度向世界推廣分享荒漠化防治技術和經驗,引導公約良性發展、開展務實國際合作,全力推動公約發展與全球荒漠化防治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八)始終弘揚強大精神力量,艱苦奮斗、迎難而上、久久為功。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漫漫黃沙中謀求綠色生存空間,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對壘。長期治沙實踐中,涌現了石光銀、王有德、八步沙林場“六老漢”等治沙英雄楷模和塞罕壩、右玉、庫布其、柯柯牙等治沙典范,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奮斗、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自力更生、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柯柯牙精神……這些精神是偉大的建黨精神在防沙治沙領域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激勵廣大干部群眾敢于擔當、攻堅克難,全力推進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新階段黨領導防沙治沙工作的展望
黨的十九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納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我國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地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新發展階段,防沙治沙工作事關國家生態安全、脫貧成果鞏固、民族和諧、邊疆穩定,事關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事關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凝聚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第五次全國荒漠化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我國沙化土地面積達172.12萬平方公里,還有30萬平方公里土地具有明顯沙化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全面推進新時代防沙治沙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建設美麗中國。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內在規律,完善政策措施,優化技術規范,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設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實現防沙治沙任務落地上圖精細化管理。全面落實荒漠生態保護紅線,加大封禁保護力度,鞏固防沙治沙成果,提高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力爭到2025年,全國6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35年,全國75%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2050年,全國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全力推動我國到205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二)加快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惠民,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理念,引導沙區轉方式、調結構、上臺階,因地制宜構建種養加、產供銷、農文旅一體化的現代沙區特色產業體系,精準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協同發展。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途徑,培育一批沙區特色產業、重點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提升沙區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推動自然資本增值。發揮好塞罕壩林場、三北工程建設等在綠色發展、民生改善中的引領示范作用,創新經營模式和發展路徑,引導、鼓勵沙區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合力構建沙區發展新格局。
(三)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推進防沙治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有的防沙治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已經不能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快改革步伐,打破制度桎梏,破解防沙治沙工作面臨的發展瓶頸,激活市場主體參與防沙治沙的積極性,以滿足新發展階段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需求。完善頂層設計,加強科學指導,特別要對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區治沙造林種草工作科學論證、精準施策。完善荒漠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的政策措施和運作模式,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向沙區流動。注重沙區水資源承載能力與林草資源優化配置等重大基礎研究,加快防沙治沙領域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延長科技推廣轉化鏈條,打通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四)積極參與全球荒漠生態治理,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科學推進荒漠化防治,為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的實現貢獻中國力量。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努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做實做細《“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倡議》,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生態領域的“樣本間”。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在合作交流中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構建繁榮、清潔、美麗的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