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夜讀,偶然讀到彭德懷元帥的“人生三原則”:一、自己不貪;二、讓別人不送;三、敢把厚臉皮的上司、熟人擋回去。
彭老總一向堅持原則、不徇私情、廉潔奉公,這恐怕與他一生恪守的“人生三原則”有密切關系。他的“人生三原則”實則是步步遞進、層層上升的有關廉潔的三重境界。其精神實質和思想內涵值得現代人特別是握有權力的官員認真思考、領悟。
第一境界,自己不貪。看似容易,實則不然。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僅要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潔身自好的操守,還需要講原則、有分寸的處世技巧和辦事風格。不僅需要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還要不存私心雜念,不懷僥幸之心。
第二境界,讓別人不送。作為手握重權的官員,如何做到讓別人不送,恐怕比管好自己又艱難了一步。要讓別人不敢送不想送不能送,首先要以清廉公正的形象樹立個人威望,讓別有用心的人望而卻步,斷了行賄的念頭。此外,在這個廉潔環境不盡如意,到處充斥著潛規則的背景下,拒絕別人的“送”,還需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勇氣,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當得起“異類”,經得住挫折。
第三境界,敢把厚臉皮的上司、熟人擋回去。此乃最難達到的境界。在這個人際關系盤根錯節的“熟人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千絲萬縷地交織在一起。許多官員本身一塵不染、清正廉潔,可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家人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處理不好老領導、老朋友、老鄉親等方方面面的人情關系。對于他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礙于情面;對于他們“出格”的行為舉止,缺乏約束管教,聽之任之;對于他們利用自己的職權和影響謀取私利,也熟視無睹,甚至放任庇護。以至于陷入人際關系的漩渦中無法自拔,甚至同流合污。所以,能達到第三境界的人顯得更加可貴。
其實,一個人要做到清正廉潔,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如果能按照彭德懷元帥“人生三原則”進行“修煉”,我想一定能達到清廉的最高境界。
來源:檢察日報 2009年1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