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电影大全,欧美日韩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方馆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欧码的XL是亚洲码

網站首頁 >> 廉政教育 >> 廉政文化 >> 正文

廉政文化

賢相晏嬰的衣食住行

時間:2020-04-27 16:42 閱讀:


春秋末期,諸侯、貴族、大臣競相追求奢侈豪華的生活,其中齊國尤甚。齊景公大興土木,筑路寢、長庲、柏寢之臺,觀賞臺榭池苑之美,喜歡穿戴華麗的服飾。齊國的權貴無不仿而效之,沉湎于高臺池苑、鶯歌燕舞、吃喝玩樂、醉生夢死之中。晏嬰對此深感憂慮,鮮明地提出:“廉者,政之本也。”是故,晏嬰“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他多次辭謝君王賞賜,乃至封邑。他認為“節受于上者,寵長于君;儉居處者,名廣于外”。請看晏嬰的衣食住行——

據《晏子春秋·外篇》記載:“晏子相景公,布衣鹿裘以朝。”齊景公時,晏嬰任齊相,地位很高,但經常穿著粗布衣服或者鹿皮做的裘上朝。《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亦云:“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何謂“十升之布”?“升”是古代人們用來計算布料粗細的單位,“一升八十縷,十五升千二百縷,蓋細布也。”《禮記·雜記》中提到,古代官員“朝服十五升”。而用“十升之布”制成的衣服應該是比較粗劣的。“鹿裘”,即用鹿皮制成的衣服,在當時是很普遍也很粗陋的一種皮衣。

齊景公看不慣晏嬰的衣著,賜給他一件用豹皮作裝飾的白狐皮大衣,價值千金,并讓大夫梁丘據送去。不料,晏嬰堅辭不受,梁丘據送了三次,晏嬰拒絕了三次。這反倒讓齊景公有些下不了臺。于是,齊景公便對晏嬰說:“我有兩件這樣的皮衣,一件送給你,另一件我正準備穿呢,就因為你不接受,所以我也就不敢穿了。與其這樣放在箱子里閑置著,總不如穿在身上好吧?”晏嬰回答:“感謝您賜給我這么好的皮衣。可是,國君讓我管理百官,朝廷之上,我和國君穿著同樣華麗昂貴的皮衣,那豈不是在教唆百官奢侈浪費?”就這樣,晏嬰到底沒有接受齊景公的賞賜。

晏嬰始終注意舌尖上的廉政。

有一天,晏嬰準備用餐,齊景公的使者來了,遂把飯菜一分為二,結果兩人誰也沒有吃飽。使者就將此事稟報了齊景公。齊景公不解地問道:“堂堂宰相怎么貧窮到這般境地呢?”于是,齊景公也到晏嬰家,親自考察他的生活狀況。晏嬰十分熱情地接待了齊景公。不一會兒,飯菜就上桌了。不過,齊景公沒有看到什么珍饈,也不見什么美味,主食就是脫去糠皮的小米,佐餐的是禽肉,還有五個雞蛋、一盤炒苔菜。齊景公慨嘆道:“晏子啊,沒想到你家竟然如此貧窮!可我卻根本不知情,說來,這是我的罪過呀!”晏嬰卻說:“現在物資匱乏,脫糠米飯是士人常吃的第一道食品,禽肉是士人常吃的第二道食品,苔菜和雞蛋是士人常吃的第三道食品。晏嬰沒有超過別人的德行,卻一個人吃了三道士人的食品,這都是您的恩賜呀!晏嬰家并不窮。”

事后,齊景公派人給晏嬰送去了很多錢,并特許他收一部分租稅作為招待賓客的費用。可是,晏嬰堅辭不受。晏嬰為此拜見齊景公,并對他說:“晏嬰不窮。國君的恩賜,足以澤及我三族(指父親一族、母親一族、妻子一族)和我的朋友,而且還有余錢來賑濟百姓,可見國君給我的賞賜已經夠豐厚的了”,接著又講了一番自己對錢財的理解:錢多了不是什么好事,很容易得罪人。再說,人死了之后,所有的財物都要歸于他人,那些拼死拼活搜羅錢財的人只不過是在替別人當錢柜而已,聰明人是不干那種傻事的。我只要有一身衣穿,有一碗飯吃,免于挨凍受餓就心滿意足了。

晏嬰恥貪抑奢,禁侈尚儉,清廉自守,以自己的行動為表率,為國人垂范,以糾正奢侈之風。因此,每當齊景公有所賜予,晏嬰總是再三辭絕,以君子之行自律。

晏嬰住在一處傳了幾輩子的老宅子里,條件非常差,別說一國之相,就是一般的卿大夫也不會住在那種地方。所以,齊景公想給他換一套新宅第。有一天,齊景公對他說:“你住的地方離集市太近,陰暗潮濕,空間狹小,喧鬧不止,而且塵土飛揚,還是更換一處干爽、寬敞、安靜的大房子吧。”晏嬰婉言謝絕:“國君的先臣都能在這里容得下,到了我卻不能再繼續住下去,那不是太奢侈了嗎?再說,小臣的房子靠近集市,一早一晚買東西還方便,請國君就不要為我而勞民傷財了吧。”

齊景公聽了,笑笑說:“你靠近集市,知道眼下的行情嗎。”晏嬰答:“我既然有這么個方便條件,怎能不打聽呢?”齊景公又問:“那你告訴我,眼下集市上什么東西貴,什么東西賤?”晏嬰認真地想了想,然后鄭重答道:“假腳貴而鞋子賤。”齊景公聽了,臉色驟然而變。原來當時許多人受了“刖”刑(古時一種被砍去腳的酷刑),所以,才導致集市上“踴貴而履賤”。晏嬰不但沒換新房子,還趁機向齊景公提出了“踴貴而履賤”這樣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其君子之風令人刮目相看。

后來,齊景公趁晏嬰出使晉國的機會,給他建造了一處新居。等到晏嬰返回齊國時,新居已建成了。他感謝齊景公的一片好意,但還是堅持要求回到原來的住宅。

晏嬰上朝總是乘一匹劣馬駕著的一輛破車。齊景公以為他入不敷出,才乘坐與自己身份不相稱的車馬,遂派姐夫田無宇送去一輛由幾匹駿馬駕著的豪車。晏嬰說自己已經習慣了那馬和那車了,不必再換了。田無宇奉命連送三次,晏嬰始終拒不接受。下朝后,齊景公又派梁丘據給他送去大車、良馬,但送了幾次也沒有成功。

齊景公對晏嬰說:“假如我送的車馬你不接受,以后我也就不乘車了。”晏嬰急忙解釋:“千萬別這樣!國君讓晏嬰統領百官,我理應率先節衣縮食給國人做個榜樣,即便如此,我還擔心人們為了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而不顧及自己的行為。大車良馬,國君乘之理所當然,如果我也像國君那樣乘大車、駕良馬,老百姓就會學我的樣子而不顧及禮儀,對那些穿著奢侈、飲食揮霍等不良行為,我也就不能理直氣壯地去制止了。”最后,晏嬰還是謝絕了齊景公的好意,沒有接受豪華的馬車。

齊人喜歡在駕車時用車轂相互撞擊并以此為樂。官府雖多次禁止,但依然沒有什么明顯的成效,晏嬰為此感到十分煩惱。一天,晏嬰乘車出門,故意與其他車輛相撞,事后說:“與人撞車是不吉祥的兇兆,難道是我祭拜神明時心意不夠誠敬、平日居家待人不夠謙和的緣故嗎?”于是棄車離去,從此國人皆不再以此為樂。

據《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記載,齊景公要將臨淄城北六十邑封給晏嬰,而他堅決不接受。子尾問道:“富裕,是人人都希望的,為何唯獨你不想要?”他說:“大夫慶封的食邑很大,滿足了他的貪欲,他為非作歹,結果逃亡到外國。我的食邑雖然小一些,甚至還欠缺了一點兒,可是再加上六十邑就太大了。當我滿足了的時候,離逃亡也就不遠了。如果像慶封一樣逃亡在外,就連一點兒封地也沒有了。所以,我不接受北邊六十邑并非我不向往富足,而是怕最終丟了富足……”晏嬰深知,富貴財富雖為人之所欲,但是過度的追求則會走向反面,應以德行節制自律,克勤克儉。

齊景公曾經問晏嬰:“廉政而長久,其行何也?”晏嬰答道:“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濁無不雩途,其清無不灑除,是以長久也。”意思是說,清澈的流水是美好的。它混濁之時,沒有東西不被其污染;它清潔之時,沒有東西不被其洗滌。一個人若能如清清流水那樣潔凈,則他的身邊人受其洗滌,也能將污垢洗去,恢復清潔如初的狀態,所以不要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渺小而放棄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不要認為一件小事無足輕重而不屑于嚴肅對待,廉潔的操守就體現在一個人對一件小事的態度與行為中,這是我們從晏嬰的故事中該得到的啟示。(葛航 周游)(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上一條:顧嗣協愛才不愛財 下一條:柳宗元的“四為”治學之道

關閉

<label id="mfuuu"></label>
    <menuitem id="mfuuu"><rp id="mfuuu"><em id="mfuuu"></em></rp></menuitem>
    <menu id="mfuuu"></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邛崃市| 佛山市| 灌云县| 左权县| 武功县| 大连市| 周至县| 西平县| 内黄县| 郯城县| 普宁市| 兖州市| 莱西市| 门源| 洪湖市| 绩溪县| 平泉县| 江北区| 邯郸市| 光泽县| 竹山县| 赤壁市| 巨野县| 宁强县| 西充县| 息烽县| 德令哈市| 五台县| 祁连县| 开阳县| 厦门市| 镇坪县| 定远县| 昭苏县| 鹤岗市| 孟津县| 小金县| 水富县| 米易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