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壁巨屋曰廣”“七曜行運曰德”。我的家鄉“廣德”,2019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由安徽省直轄”。廣德,位于皖東南,素有蘇浙皖“三省通衢”美譽,歷史底蘊深厚,先秦時稱“桐汭”,《左傳》載:哀公十五年 (前480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吳,及桐汭”,后有“廣德軍”“廣德州”“廣德縣”等不同名稱。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如范仲淹、岳飛、朱元璋等都曾與廣德有過交集,但對廣德影響深遠的是范仲淹。廣德是范仲淹仕宦的起點站,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27歲的范仲淹經“斷齏畫粥”苦讀,考中乙卯科進士,當年出任廣德軍司理參軍,是一個主管刑獄的九品小官(相當于副科級)。天禧元年(1017年),調離廣德。前后任職3個年頭,官職也很低,但是他的品德和政績,卻代代傳頌,深遠影響著廣德這片土地的世道人心和文明開化。
初識范仲淹,是40年前在中學課本《岳陽樓記》中,知道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潔之士,同時感佩一篇300多字的文章竟能產生數個成語,深為“唐宋八大家”沒有范仲淹而抱屈;再識范仲淹,是30多年前上大學時,知道范仲淹是古代文人中難得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華和軍事才能的一代文壇領袖,不但曾主導“慶歷新政”,而且抗擊西夏威震邊塞——“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三識范仲淹,是了解到他曾在故鄉廣德為官,由此開始關注范仲淹的人格底色和為政風格的形成及其發展。
“百善孝先,家風儼然”
廣德是范仲淹為官的第一站,他最為廣德百姓傳頌的是孝?!稄V德州志·名臣傳》載:“范仲淹……登進士第,為廣德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p>
范仲淹一生對母親謝氏至敬至孝。兩歲時,父親范墉亡故,母親為將其拉扯成人培育成才,放棄名節,“更適長山朱氏”,即改嫁長山(今山東鄒平)人平江府(今蘇州)推官朱文瀚,并且一直將此情況隱瞞至范仲淹成年。范仲淹來廣德為官時,用的名字是“朱說(yuè)”,繼父朱文瀚同年離世,范仲淹雖立足未穩,便“迎母歸養”,這成為千百年來廣德人民教育子弟的鮮活教材。兩年后“朱說”調任集慶軍(今安徽省亳州市)節度推官,向皇帝上《乞歸姓表》,得到批準,還姓更名為“范仲淹”。范仲淹對母親既孝且順,無論宦游何處,絕不與母親分離。“迎母歸養”11年后,母親離世,范仲淹在葬母問題上更表現出對母親的至敬至尊。既沒有將母親歸葬長山朱氏,也沒有將母親葬入蘇州范氏祖塋,而是在洛陽南郊(伊川縣)萬安山下另選墳地安葬母親,并安排自己及子孫將來都隨母而葬,這樣就避免了母親身適兩家之窘境。
從范仲淹在廣德初入仕途對母親的孝養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十分重視家風建設。其次子范純仁沒過門的妻子王氏是名門貴女,史載:“公子純仁娶婦將歸,或傳婦以羅為帷幔,公聞之不悅,曰:‘羅綺豈帷幔之物耶?吾家清儉,安得亂吾家法?敢持歸吾家,當火于庭?!?/p>
范家子弟深受范仲淹孝儉家風影響,在廣德的兩支“桐川范氏”,始終家風儼然,其第32代后裔范忠俊仍孝儉持家。
“治獄廉平,清正自守”
據《廣德州志·職官表》載:“宋置廣德軍知州軍事一人……通判一人……參軍一人。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始置諸州司冠參軍,以新進士及選人為之,后改為司理,掌獄訟勘鞠之事?!狈吨傺褪送酒瘘c的廣德軍“司理參軍”是一個掌管獄訟的九品小吏,但范仲淹卻做得有聲有色,《廣德州志》稱:“治獄廉平,……引囚訊問,皆得其情?!边@種“小大之獄,必以情”的為官風格,伴隨范仲淹一生。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獄訟辦案過程中,范仲淹為秉公循法,經??诡伔干?,《廣德州志》有翔實記載:“時抱獄牘與守爭是非,守數以盛怒加之,不為屈。歸必記其往復辯論之語于屏。比去官,字無所容?!逼洹盀樘煜律n生念”的為官底色已然形成。
范仲淹因在廣德政績突出,官聲斐然,兩年后升任從八品集慶軍節度推官,離任廣德時,身無長物,缺少盤纏,只能賣馬徒步而去。汪藻在紹興九年(1139年)六月所書《范文正公祠堂記》明載此事:“貧止一馬,鬻之,徒步而歸”。
范仲淹在廣德時間雖短,但廣德人民卻無比懷念他,曾建造“景范亭”“范公祠”等紀念這位“治獄廉平,清正自守”的“真公仆”“好公仆”。
“重文興教,澤被后世”
《范文正公祠堂記》又載:“初,廣德人未知學,公得名士三人為之師,于是郡人之擢進士第者,相繼于時?!辈殚喪妨习l現,此言并非虛妄的溢美之詞。在范仲淹為官廣德前,7世紀至11世紀400多年間,廣德的確沒有進士及第者。正史沒有范仲淹在廣德任“教授”的記載,但在《桐川范式宗譜》上卻有“文正公初授廣德教授”之語,這可能是范仲淹在“司理參軍”之外的一個兼職,否則就難以解釋范仲淹“得名士為師”這樣的“越職”行為。自從范仲淹延引三名士,再加上他本人悉心育教,廣德重文興教之風蔚然形成,直接的結果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第一個進士陳南在范仲淹“教授”廣德的第19個年頭產生了,而后僅宋代廣德就有49名學子高中進士。廣德從“未知學”一躍成為“擢進士第者,相繼于時”的敦教重讀、文風鼎盛之鄉。
范仲淹在廣德太極洞留有“跫然巖”勒石。作于廣德的《石溪瀑布》:“迥與眾流異,發源高更孤。下山猶直在,到海得清無?勢斗蛟龍惡,聲吹雨雹粗。晚來云一色,詩句自成圖?!贝嗽娋辰绺哌h意蘊深長,乃宋詩精品,首聯、頷聯、尾聯俱為名句,一詩三名句,實在難得。
今天的故鄉,擁有了“廣德市”的新名稱,也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范仲淹在廣德的人格底色和為官初樣,應該成為后來者之榜樣,“踏好仕途的每一個腳印”“走好人生的每一個途程”。(萬安倫)(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