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教子的話不多,不同于很多名人要寫一部像長篇小說一樣厚的家書。對于毛澤東教子,我只從文獻見過毛澤東1941年1月31日寫給岸英和岸青的一封信。信一開始,毛澤東對兩個孩子表示歉意,因為這之前,兩個孩子給他寫過很多封信并寄過照片,毛澤東都沒有回信。毛澤東的信中沒有一點"教育"孩子的口氣,而是“建議”。建議他們“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毛澤東認為“只有科學是真學問”。毛澤東是一個政治家,他的抱負是尋求救國之路,改變中華民族積弱積貧受外強欺凌的悲痛。但他認識到科學強國的重要性。
但這只是毛澤東對孩子的建議,“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我們看到毛澤東對待子女的將來,與很多普通人沒有什么差別。對孩子寄予的希望是“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這個“愛心”背后有著國家民族成分,但沒有大道理,非常樸素。毛澤東與中國封建式家長教育的方式完全不同。中國封建式家長教育完全是功名利祿式的,翻翻所有中國達官名流所寫的家訓,都不出這個套路。
對于特殊家庭、特殊身份,毛澤東提醒兩個孩子,這可能是毛澤東這次要給孩子回信最要說的話:“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們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性。”天下人怎么教子,各有各的方式,各有各的態(tài)度。特殊身份的人怎樣教孩子,給人的啟示性最大。個人欲望,家族欲望,權力世襲,封建糟粕……在對子女的教育中無不躍躍欲試。程維高的兒子一定是巨商?李嘉廷的兒了一定要貪贓枉法?成克杰的兒子一定進戒毒所?有權者父子一定要同貪?不同的境界有霄壤之別,給人的啟示太大了。
毛澤東的孩子與普通人的孩子一樣,可能要求更嚴一些。毛岸英在蘇聯(lián)參加過血流成河的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還參加過柏林戰(zhàn)役,接受過斯大林的表彰;在抗美援朝戰(zhàn)役中犧牲。毛澤東能夠給孩子的父愛很少,無形中的影響可能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