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15日,第十五屆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在青海西寧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組委會、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青海師范大學新聞學院承辦。我院承擔黃河幾字彎文化傳播創新研究基地2024年度開放課的張瑞坤老師、楊開昌老師、吳秀華老師、沈春鵬老師、趙婧老師參加了本次論壇。
![](/__local/8/B7/55/CE257B6B8C37BB031950299DE7E_75E31FB5_F1F4.jpg)
在論壇開幕式上,青海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雪梅對全國各地學術界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向大家介紹了青海師范大學及新聞學院的歷史和發展現狀。論壇名譽理事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兼新聞傳播學學科召集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鄭保衛在致辭中表示,論壇從2009年開始,歷經15年已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西藏民族大學、云南大學、廣西大學、內蒙古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西藏民族大學、延邊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貴州大學、河套學院等民族地區新聞院系和民族新聞院校舉辦了十四屆。今年是第十五屆。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已成為國內新聞傳播學界的品牌學術論壇,在促進民族新聞教育、創建民族新聞品牌、打造民族新聞學派、擴大民族新聞影響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論壇還將成為打造民族教育共同體、新聞學術共同體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平臺。
論壇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趙曙光在致辭中表示,信息傳播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媒介,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是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平臺,也是廣大新聞人的精神家園。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相世恩代表省委宣傳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期望與會專家學者對青海新聞事業、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發展給予關心幫助。
鄭保衛、莫自才、劉海龍、周德倉、劉衛東、朱杰、劉曉程、顧潔、毛湛文、張智華、才讓卓瑪等學者圍繞民族地區新聞事業發展和民族地區新聞傳播教育研究分別發表主旨報告。本次論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大學、西藏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寧夏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南寧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等高校的百余名學者與會者圍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與民族地區信息傳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民族地區信息傳播、民族地區新聞事業與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民族地區高校新聞院系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學術討論。
![](/__local/1/8F/35/99E1BF8F1C9B2F6FF85ACD81D32_BD1268A0_16C6E.jpg)
黃河幾字彎文化傳播創新研究基地是河套學院2021年11月獲批的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為進一步擴大基地的影響力,基地成立以來先后主辦和承辦3次學術會議,同時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學術活動。在第十五屆中國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論壇上,楊開昌老師、張瑞坤老師、沈春鵬老師在分論壇(二)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議題進行了發言。吳秀華老師、趙婧老師在分論壇(三)圍繞“民族地區新聞事業與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議題進行了發言。
黃河幾字彎文化傳播創新研究基地
撰稿人:李閱
審核人:張瑞坤、王海燕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