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趙紅玫,女,1968年7月生,漢族,1998年畢業于黑龍江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本科學歷,雙師型教師。
研究成果:
1.《如何體現教師語言美》發表在《內師大語文學刊》2009年5期;
2.《語音教學方法初探》發表在《內蒙古農大學報》2008年6期;
3.《試論魯迅小說的比喻》發表在《內師大語文學刊》2009年4期;
4.《如何提高教師語言修養》發表在《內蒙古電大學刊》2010年1期
獲獎情況:
2010年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的稱號。
所授課程:
“教師口語”“普通話培訓”“演講與口才”
基本信息:
趙再嵐,女,漢族,副教授,1969年7月生,1986年畢業于巴盟師范學校,1992年內師大本科畢業,2008年獲教育碩士學位。
已發表學術論文:
1.《設置情境,調整心態》,《語文學刊》2005第3期
2.《開拓視野,優化心態》,《內蒙古教育》 2006第1期
3.《中學生良好寫作心態的培養》,《語文學刊》2006第3期
4.《結合馬斯洛自我實現理論探究學生良好寫作心態的表征》2011.3《中國教育科研論壇》第一作者
獲獎情況:
河套大學優質課教師
所授課程:
“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
基本信息
張瑋,女,漢族,副教授,1970年12月生,1992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現為河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專任教師。
科研課題
1.參與國家級課題《河套大學語文教育專業整體優化教學改革實驗研究》
2.自治區級課題《高職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學、課程與教材改革研究》。
3.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共8篇。
開設課程
“中國當代文學”“當代詩歌賞析”
基本信息:
王風罡,男,蒙族,1979年3月出生,2002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現為漢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已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簡述蒙漢民族文化差異對詞義的影響》《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2.《靈魂與精神深處——莫泊桑短篇小說中的女性群像》《河套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科研課題:
1.《現代漢語整體優化教學實驗研究》
獲獎情況:
1.2008年被評為優秀輔導員班主任
2.2004-2005學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3.2005年被評為軍訓優秀教師
4.2004年論文《靈魂與精神深處》被河套大學評為優秀論文
5.2005年榮獲“未來作家杯”全國“我的------”青春主題文學征文大賽優秀輔導獎
所授課程:
“現代漢語”等
基本信息:
趙紅花,女,1980年10出生,蒙古族,中共黨員,副教授,漢語言文學系教師支部書記,漢語言文學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專業帶頭人,漢語言文學系實驗室主任,漢語言文學系教學督導。陜西師范大學訪問學者。主講《語文教學論》《現代漢語》《大學語文》《民間文學》《創新創業》等課程,同時負責實習實訓管理工作。2006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同時,多年致力于烏拉特民歌研究,成果頗豐。2006年至今在國內各類刊物發表論文15篇,主編教材2部,立項課題8項,各類獎項10余項。
論文:
1. 反“四風”,教“原汁原味”的語文,《語文建設》,2016.1
2.國外高等職業教育制度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鑒,《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5.2
3.試析高中語文課程改革與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探討,《關愛明天》,2015.4
4.烏拉特蒙古族原生態民歌研究文獻綜述,《好家長生活教育》,2015.6
5.烏拉特蒙古短調民歌風格探究,《戲劇之家》,2015.11
6.巴彥淖爾地區蒙古族學生的語言態度使用及語言態度研究,《長江叢刊》,2016.11
7.“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教育教學論壇》,2018.1
8.烏拉特民歌中民俗文化之物質民俗研究,《文藝生活》,2019.1
9.烏拉特原生態民歌傳承與發展研究,《藝術品鑒》,2020.10
10.學年學分制實施效果調查及其向完全學分制改革的路徑淺述,《中外交流》,2020.2
11.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學科課程資源整合與應用研究,《科學咨詢》,2021.1
12.學分制背景下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研究—以河套學院為例,《電腦校園》,2021.2
13.烏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名作欣賞》,2021.2
1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何以融入學科教學,《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9
15.蒙漢合璧烏拉特民歌精選(50首)新譯研究,《教師專業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2022.4
16.黃河幾字彎烏拉特原生態民歌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民族文匯》,2023.11
17.黃河幾字彎烏拉特原生態民歌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現狀考察,《名作欣賞》2023.12
主持課題:
1. 河套學院人文社科類一般項目:“烏拉特原生態民歌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14年1月—2016年1月,已結題;
2. 河套學院人文社科類一般項目:“烏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已結題;
3. 內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項目:“烏拉特原生態民歌傳承與發展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已結題;
4. 內蒙古自治區民委地方語言文字科研項目:蒙漢合璧烏拉特民歌精選(50首)新譯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已結題;
5.黃河幾字彎文化傳播創新研究基地開放課題:黃河幾字彎烏拉特原生態民歌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22年9月— 2023年9月,在研;
6.河套學院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16年5月—2017年7月,已結題;
7.河套學院教學研究重點項目:學分制背景下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18年9月—2021年9月,已結題;
8.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十四五規劃):“鑄魂育人”導向下高中語文教材“紅色經典”作品實踐教學研究,研究起止時間:2022年——2023年,在研;
9. 主持《語文教學論》課程在線一流課程建設,建設時間2021年9月—2024年9月,建設中
10.主編教材《大學語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路徑研究》
獲獎:
2016年5月,河套學院少數民族優秀教師;
2017年8月,第四屆全區民族學校蒙漢兩種語言文字誦讀、書寫中華經典比賽(書寫經典教師組軟筆組) “三等獎”;
2017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中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2018年9月,河套學院“優秀教師”;
2018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中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2020年9月,河套學院“優秀教師”;
2020年12月,河套學院第三屆“超星杯”微課比賽“一等獎”;
2021年3月,首屆河套學院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
2021年4月,河套學院第四屆課程思政微課比賽“三等獎”。
2022年12月,河套學院第二屆課程思政教學比賽三等獎;
2022年12月,河套學院2022年優秀課程教學大綱比賽三等獎;
2023年12月,河套學院第三屆課程思政比賽“三等獎”。
基本信息:
林海,男,漢族,講師,生于1972年,2009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
發表論文:
1.《略論孫悟空“以人為本”救世濟人的儒家思想》2007年6月發表于《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2.《唐代樂舞詩的藝術美》2009年3月發表于《人力資源管理》
3.《概論魏征的文學思想》2010年3月發表于《河套大學學報》
所授課程:
“古代文學”“唐詩宋詞鑒賞”
基本信息:
賈慧,女,漢族,中共黨員,講師,1983年12月出生,2010年7月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10年9月就職于河套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是自治區級教學團隊成員。
發表論文:
《析<哈姆萊特>人文思考》發表于2009年1月《語文學刊》
科研課題: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河套地域文化與河套文學關系之研究》
獲獎情況:
2010年9月獲河套大學新生軍訓優秀參訓輔導員榮譽稱號
開設課程:
“外國文學”“古希臘文學鑒賞”
基本信息:
高業,女,漢族,講師,1981年10月出生,2009年畢業于湘潭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漢語言文學系專任教師。
所授課程:
“古代文學”“中外新聞作品選讀”“應用文寫作”“名著影視作品賞析”
基本信息:
沈春鵬,女,漢族,中共黨員,2011年7月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講師。
研究成果:
已發表論文:
1.《蒙古史詩的雙從結構分析》,《北方文學》,2010年8月
2.《一樂一悲兩結合》,《長安學刊》,2010年8月
所授課程:
“文學理論”“大學語文”等。
一、個人簡介:
朱艷茹,女,漢族,內蒙古赤峰市,博士研究生,菲律賓克里斯汀大學;
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高等教育;
所帶課程:傳播學、網絡輿情監測與研判、輿論學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課題
1.主持2020年度內蒙古社科規劃項目“網絡圈群現象與我區輿情疏導機制研究”2.持2020年度“十三五”規劃課題“大數據時代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主持2021年度教育部產學研項目“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2102173001)
4.主持2023年度“十四五”規劃課題“內蒙古中西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虛擬教研室建設與推廣研究”
5.主持2023年度巴彥淖爾市社科聯項目“非遺保護與傳承視角下蒙古部族婚禮民俗文化的傳播與變遷探析”
6.主持2024年度巴彥淖爾市河套文化研究專項課題“黃河幾字彎區域巴彥淖爾市非遺民俗文化的傳播與流變研究”
7.主持2022年度“黃河幾字彎文化與傳播創新研究基地”開放課題一般項目“黃河幾字彎區域非遺項目烏拉特蒙古部族婚禮民俗文化的傳播與變遷探析”
(二)發表論文
1.Interoperability of Multimedia Network Public Opinion Knowledge Base Group Based on Multisource Text Mining,Engineering Village,2022.02,EI核心;
2.黃河幾字彎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策略與實踐研究,《環球探索》,2023年第8期;
3.非物質文化遺產烏拉特婚禮儀式的調查與研究,《北大荒文化》,2023年第36期;
4.新文科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教育研究》,2022.05;
5.新文科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課程建設路徑,《發展教育學》,2022.08
三、主要獲獎情況:
1.2018年9月被評為河套學院優秀教師
2.2019年9月被評為河套學院優秀教育工作者
3.2020年11月河套學院第三屆“微課”比賽一等獎
3.2020年11月河套學院第三屆“微課”比賽一等獎
4.2021年4月獲巴彥淖爾市事業單位人員嘉獎榮譽
5.2021年5月獲河套學院優秀輔導員稱號
6.2021年6月河套學院第四屆“微課”比賽優秀獎
7.2021年9月被評為河套學院優秀教師
8.2022年3月河套學院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9.2022年4月河套學院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
10.2023年11月獲巴彥淖爾市事業單位人員嘉獎榮譽
11.2023年12月獲漢語言文學系優秀教師
12.2023年11月獲巴彥淖爾市事業單位人員嘉獎榮譽
一、個人簡介:
錢聰,女,漢族,內蒙古人,博士,南京大學,研究方向:數字出版與新媒體,所代課程:新聞編輯學、網絡新聞學等。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主持項目
1.2020年主持內蒙古自治區社科基金項目:“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傳播與營銷渠道研究
2.2021年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項目“互聯網+”背景下中西部高校虛擬教研室構建與評價研究
3.2019年主持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項目:新聞編輯實踐教學案例數據庫構建研究
4.2021年度內蒙古自治區虛擬仿真一流課程主講人:新聞編輯學
5.2023年主持黃河幾字灣傳播創新研究基地開放課題:黃河幾字彎文化數字化再現與傳承研究
6.2015年主持校級課題:河套文化的傳播介質研究——以圖書與期刊為例
7.2018年主持校級課題:智慧課堂中微課教學模式設計和應用研究以報紙編輯學課程為例
8.2018年主持校級課題: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評價研究以報紙編輯學課程為例
9.2018年主持校級課題:社交媒體環境下內蒙古文化傳播研究
10.2020年主持校級課題:“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問題與對策研究
11.2020年主持校級課題:新文科背景下部校共建體系人才雙向交流機制探索與實踐
(二)部分發表論文
1.NFT在數字出版業應用的動力機制研究.《科技與出版》,CSSCI核心期刊
2. 基于用戶多重興趣漂移特征權重的網絡出版物推薦研究.《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CSSCI核心期刊
3.地方優秀文化數字化出版活化路徑分析.《出版廣角》,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北大核心
4.短視頻領域的研究熱點與展望,《傳媒》,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北大核心
5. 數字出版研究熱點及未來展望,《出版廣角》,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北大核心
6. 全媒體時代民生新聞的語態變遷與傳播策略,《傳媒》,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北大核心
7. 中央廚房的認知誤區和完善構建,《青年記者》,北大核心
8.“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傳播對策研究,《傳媒論壇》
9.部校共建新聞學專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探索與實踐,《傳媒論壇》
10.基于文化符號視角下陰山巖畫表情包應用研究,《名作欣賞》
11.“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傳播策略探索,《產業與科技論壇》
12.社交媒體環境下內蒙古民族文化傳播途徑研究,《名作欣賞》
13.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教師與行業人才雙向交流機制探索與實踐,《科學大眾》
14.Research on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Inner Mongolia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2020.0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閆黎,女,助教,本科畢業于內蒙古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和新聞學雙學士,研究生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傳播學專業,獲得文學碩士。畢業后短暫任職于中公教育集團,從事責任編輯工作。現任職于河套學院漢語言文學系新聞專業,教授課程有新媒體導論、傳播學概論、報紙編輯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媒體、媒介文化。
徐精繁,女,1991年出生,漢族。2016年畢業于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與新媒體。2017年擔任河套學院漢語言文學系新聞專業專任教師,所教課程為:數字圖像編輯、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采訪與寫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