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漢語言文學系在7號樓311教室舉行2017級新聞學專業畢業論文答辯會。本次答辯特邀巴彥淖爾電視臺臺長助理、精品創作委員會主任寶泉,巴彥淖爾電視節目評審專業委員會主任戴慧芳做現場點評。參加答辯的人員包括新聞學專業任課教師及2017級全體畢業生。
兩位專家挑選了三份畢業論文進行現場點評。
![](/__local/1/FF/3C/92DF81AC589673970ED9F16777B_3C007807_10655.jpg)
寶泉老師就論文“關于影視作品中人物性格塑造方法——以《都挺好》為例”做點評。他講到,在提筆寫作時人物不可散,要從“蘇大強”身上進行人物分析,多運用中性詞句,區別于傳統,分析評論不可太過生硬,并提到電視劇分析時要利用漢語優勢組織語言,因為漢語是氣勢磅礴的、優美的、生動的。點評論文“新聞事件改編紀錄片的影像特征分析——以《英雄之城》為例”時,他強調,重要的核心人物是關于“英雄”,這一點分析十分到位,但文章寫得過于散,要做到讓文章整體緊湊。對于論文“電視劇《想見你》敘事特色分析”,寶泉老師給出較高的評價,認為文章引經據典、開門見山、論證有力。
![](/__local/C/08/EB/D5A421E6A972541EC016FCE7A25_05B467CE_12C74.jpg)
戴慧芳老師從影視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方法入手給予評價,她強調,應該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進行分析。戴老師還指出:“電視劇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也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要注重理論學習,知道時間的重要性。
![](/__local/A/26/6C/FA842A69E97F10633EE583D7C0C_5BE517AA_199BD.jpg)
公開答辯是對畢業生四年學習成果的全面展示與綜合考核。此次專家現場點評,對學生觸動很大,使他們明白了畢業論文寫作不應只寫在書本上,而應寫在實踐中。行業專家現場點評畢業論文,體現了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的緊密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