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內蒙古師范大學江鴻教授蒞臨我院,以“新媒體語境下如何做好內容生產”為主題開展學術講座。漢語言文學系主任李敏霞教授、副主任王敏副教授、漢語系部分教師以及新聞學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全體學生參加本次講座。
江老師在講座中指出:媒體融合從“融合1.0”,發展到“融合2.0”,再到“融合3.0”的“四全”媒體,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而融媒體的內在基因就是互聯網智能化媒體;不管媒體如何變、環境如何變,內容的質量依然要高度重視,內容的創新仍然是根本性的問題。對比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不同時,江老師提出四點可供借鑒的經驗:一、選取小的視角進行報道;二、要學會運用視覺表達;三、要打好“感情牌”;四、學會抓取時機,充分利用社會感情因素,進而提升傳播效果,成功制作“爆款”新聞。
就如何做好內容生產,江老師指出:媒體工作人員不單要掌握融媒體特點,還須科學認識用戶,而要做好這一點,就必須打好幾場硬仗:重視數據,打好“數據仗”;重塑管理,打好“管理仗”;工作人員應注重業務素養的提升,打好“業務仗”。作為媒體人不僅要熟悉目前新媒體的發展現狀、了解未來幾年新媒體的發展趨勢,還要準確掌握社群時代的用戶特點、用好各類平臺,進而重塑內容從業人員的工作素養。
接著,江鴻老師為在場師生講解制作新媒體類產品的要求。他強調:要甄選角度抓住用戶,革新制作思路;立體布局,做有互動價值的新媒體產品;尋找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聯系點”;緊抓融合,開展產品制作工作;在“微”字上下功夫;以“技術創新”與“內容創意”兩手抓的方式生產新媒體產品。
講座最后,江老師與在場學生互動交流。江鴻老師引經據典,話題新穎,語言精練,同學們紛紛表示行業講座十分“解渴”,今后會更加努力鉆研行業業務,為成為一名合格媒體人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