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勤勉 頭角崢嶸 在奮斗中追逐教育理想
王勇歆,是河套學院漢語言文學系2012級漢語言文學3班的學生。在校期間,王勇歆學習成績優異,并擔任系學生會學生干部。2016年,王勇歆順利畢業,經過包頭市青山區教育系統公開招考,走上講臺,完成了由學生到教師的蛻變。
一、明德篤志、敢做善為,爭做優秀教育工作者
說起王勇歆,與他一起搭班的同事們都會評價兩個字,就是“能干”。王勇歆201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9月,進入青山區幸福南路小學教育聯盟第二校區,一直承擔語文教學、班主任、學校宣傳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王勇歆立足崗位辛勤耕耘、迅速成長,以不甘人后的斗志,實現了從新人到工作骨干的"華麗轉身",在青年教師隊伍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
面對青山教育及南小教育聯盟的快速發展,他深刻認識到:打鐵還須自身硬。除了在業務能力學習上下苦功外,他在業余時間還堅持學習各類業務知識,積極參加各級培訓、拓寬學習渠道。堅持邊學邊思考、邊學邊運用,用心尋找工作切入點,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他創新宣傳工作思路,不斷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承接市區兩級宣傳任務的過程中,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在登上講臺的近五年來,他有不懂的問題就去請教身邊的前輩,積極聽課,之后自己再修改教案反復訓練,以此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遇到事情永遠多想一點,聯系得廣一點,步子邁得大一點,離目標就近一點","比起那些教師前輩,不論是班級管理亦或是教學經驗,我還差得很遠,不過我有信心。"這是王勇歆總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在工作中,他就是這樣不斷學習,不斷思考,練就了過硬的工作能力。
二、砥礪奮進,不改教育初心
“教育并重,情理共通。”作為班主任,王勇歆對孩子們堅持實施“耐心教育”,堅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認為愛心溫暖和師生情感交流在學生教育轉化過程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往往老師一句關切的話語,一個親切手勢都會給學生帶來無限溫暖,點燃他們進取的火花,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所以,王勇歆盡力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影響,形成良好的品德。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他自己每天上課、自習總是早早地來到班上和學生一起,放學也很晚才離開學校。
王勇歆也喜歡和學生交朋友,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他更樂意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這樣的相處也讓他與孩子們彼此更加舒服。
因為他的踏實、認真,還有骨子里那桀驁不馴的拼勁兒,工作兩年,王勇歆便以語文學科一等獎的成績在青山區教師素養大賽中嶄露頭角,獲評青山區“四有好老師”、青山區家庭教育優秀班主任,連續兩年被評為青山區“教壇先鋒”,連續四年被評為青山區教育宣傳先進個人,所帶班級也獲評青山區先進班級體,他的微課獲得了自治區教研室大賽二等獎、科研課題順利結題......
不過,他從未忘記自己的教育理想,更沒有拋卻對教育事業發自心底的熱愛。王勇歆始終堅信,未來,他的教育之路一定長遠!
三、錘煉黨性,勇做基層青年黨員的中堅力量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王勇歆嚴格開展對黨的理論的學習,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同時,他重視發揮青年黨員教師的表率作用,通過自身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績,極大地激發了其他同事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在全校營造了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幾年來,他以勤勉務實為標準踐行著心中的教育夢,以擔當實干為原則踐行著黨員責任。經過不同角色的歷練與積累,他已青澀褪去,變得愈加成熟和穩重,而不變的是那份初心和激情,對于未來,正像他所說的:“挖掘自己的潛力,追逐內心的激情,讓每一天都成為自己的代表作!”
可以說,這一路走來,王勇歆趕上了青山區以及“南小教育聯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時代。不過,他深知自己還差得太遠,他勵志一定要在青山教育的沃土上,永葆旺盛的斗志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立足崗位,艱苦奮斗,繼續為青山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