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根本保障。如何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社會所需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這是新時代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作為湖北省首批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試點學校,荊楚理工學院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確立“地方性、應用型、開放性”辦學定位,堅持立足地方、面向行業產業的服務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構建應用型本科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多樣化課程,構筑協同育人平臺,探索實踐了一條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之路。
堅持“個性化”人才培養理念
自2014年起,學校以深入推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轉型發展的切入點,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價值導向,依托省屬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試點高校、荊楚卓越人才計劃、一流專業“雙萬計劃”等項目,經過8年探索與實踐,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應用型本科個性化人才培養的“1234”模式。
所謂“1234”模式,即圍繞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人文素養、扎實的學科專業基礎、較強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這一目標,構筑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兩大協同育人體系,打造通識教育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個性發展課程三大課程平臺,實現人才培養過程中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應用性與學術性、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四個融合。
學校按照構建“一目標、兩協同、三平臺、四融合”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基本思路,遵循以生為本、通專結合、分類培養、協同育人、強化實踐等基本原則,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思想,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將學生的個性發展分為專業學術類、專業應用類、復合交叉類、創新創業類等四種類型,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成長成才環境、平臺和路徑。
實施“多樣性”課程改革
學校將思政教育、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建構完善應用型本科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著力解決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單一僵化、缺乏靈活性和自主性、人才培養“千人一面”等問題。分項分類分層建設體美勞等公共必修課程,建設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各類示范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按照大類培養設置學科基礎課程,提供專業學術、專業應用、復合交叉、創新創業四類課程,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
堅持個性發展與規范管理相結合,以教風學風建設為抓手,促進學生自我實現。實施以選課制為核心的課程教學改革,讓學生自主選課程、選課堂、選教師。推行主輔修、雙學位制,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跨學科、跨專業選課。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實施多樣化、個性化、開放式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為具有創新創業潛質和能力的學生搭建學習平臺,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多途徑增加課程供給,推進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大力加強開放實驗、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建設,設置課外科技文化創新學分,促進課內外“兩個課堂”銜接互補,聘請校內外“雙導師”指導學生實踐。將實踐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結合專業特點按需開展社會調查、現場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增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系統性、整體性和綜合性,促進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相結合,突出對學生工程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
構筑“雙協同”育人平臺
學校把努力打造具有地域、行業特色的協同育人和協同創新平臺,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徑。
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設集成式協同創新平臺。確立“圍繞需求建學科、支撐專業興學科”的指導思想,按照“需求引領、協同發展、突出重點、彰顯優勢”的方針,提升應用導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著力促進學科建設與科研轉型,實現由“傳統學科型科研”向“應用支撐型科研”的深度轉型。組建15個產業研究院,重點建設與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密切相關的智能裝備類、電子信息類、新能源新材料類、大健康類、現代服務類五大優勢特色學科專業集群,增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耦合度,學科專業建設已實現從“量大求全,分散分割”到“以質為主,集群發展”的轉變。
對接行業辦專業,引行企入教,搭建新生態下的協同育人平臺。面向市場育人才,敞開校門引入社會資源,把行業企業引進校園,政校行企合作共建專業集群。搭建學校與行業企業的對接平臺,建設現代產業學院,推進校企混合體建設,加強管理機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及校企文化的融合。學校入選首批教育部中興通訊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基地,企業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標準制定、教學內容更新和教材編寫,培養了一批緊貼行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對接湖北省荊門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與荊門市政府合作共建“荊楚理工學院通航學院”,開設飛行器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本科專業。連續3年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培養項目,為地方培養了650名醫療衛生領域急需的應用型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全省推廣。
目前,學校共建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124個,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38項;開展產學研訓合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初顯成效,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專業競賽獎項356項,其中國家級33項,立項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89項、省部級257項。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2022年5月23日第6版。作者系荊楚理工學院院長,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應用型本科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BIA190177]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