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近期,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學院每個人的心。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面前,醫學系團總支兼職副書記沈鷺主動請纓,帶領醫學系全體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優秀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充分展現了一名學生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她是勇敢無畏的逆行者
當同學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她總是義無反顧沖在最前面。在開學初的集中封閉管理中,她積極報名參加統一送餐志愿服務,組織學院志愿者給各樓層同學送餐,努力讓每一位同學三餐都能準時吃到熱飯。每次都是在確保同學們有飯可吃的情況下,她才會安心回到宿舍吃自己早已冷卻的盒飯。
9月26日,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學院需組建核酸檢測志愿服務隊。她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并帶頭寫下請戰書,同時號召醫學系各年級學生積極投身志愿服務。當晚,她帶領60余名志愿者參加了臨河區衛健委組織的核酸采集志愿者培訓。9月27日,她又帶領300余名志愿者參加培訓。
她是敢于擔當的沖鋒者
工作期間,她一直保持手機暢通,生怕遺漏掉重要信息或電話;每天,她總是迎著朝霞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準備工作;當核酸采樣志愿者物資不夠時,她立刻組織人員配送相關物資。同學們說:“我們總是能看見她在各樓宇的38個核酸檢測臺間不斷穿梭的身影。”完成一輪檢測,摘下防護口罩后,她臉上總有深深的印痕,脫下防護服渾身上下已經濕透,但她從沒有一句怨言。
復雜的事情規范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調配志愿者配合核酸檢測醫護人員、物資配送、秩序維護、數據核查、樣本轉運等已成為她每天的“必修課”。每次檢測,她都帶領志愿者們協助學院核酸檢測工作組對全院9000余人逐一進行采樣,確保信息精準、不漏一人。在為期10余天的校園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她總是來的最早、走的最晚。
她是不求回報的奉獻者
在接近零度的氣溫下,一次又一次的涂抹免洗手消毒凝膠,讓她的雙手紅腫、僵硬。她每天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后,還要連夜組織核酸采集志愿者為第二天核酸檢測工作做好準備。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她一頭扎在床上就累的動不了了,有時連身上的衣物都來不及褪去,便已沉沉入睡。
她是潛移默化的宣傳者
“同學們,不要貼貼,貼貼危險”、“請同學們做好個人防護,間隔至少2米,把核酸預登記碼準備好。”這是她工作時的口頭禪。她經常提醒同學們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風、不聚集,齊心協力共抗疫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在潛移默化中讓大家明白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帶動同學們自覺遵守防疫要求,認真做好個人防護。
在學院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打贏校園疫情防控保衛戰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