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更是鑄魂育人的思想引領、思想基礎與思想支撐。
育人先鑄魂,鑄魂為成才。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要理直氣壯地開好思政課、講好思政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直接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所謂鑄魂育人,就是鑄造優良品質、高尚靈魂,培育可用之才、有為之人。古時孔子培養弟子顏回成才的故事為人稱道,有識之士認識到,鑄人比鑄金重要,故而“問鑄人,不問鑄金”。后人以“鑄顏”為歷史典故泛指培養人才,遂有唐代詩人劉耕“孔門頻建鑄顏功,紫綬青衿感激同”的詩句。當代中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可謂一項高瞻遠矚的歷史大業。
依靠什么鑄魂育人,怎么樣去鑄魂育人,是做好鑄魂育人工作、推進鑄魂育人工程的關鍵。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鑄魂育人的出發點與立足點,是鑄魂育人的科學指南與實踐指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為教書育人從教者和工作者,指明了鑄魂育人的根本方向,明確了鑄魂育人的主體內容,指出了鑄魂育人的價值遵循,提供了鑄魂育人的思維方法。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鑄魂育人的思想引領,厚植鑄魂育人的思想基礎,打牢鑄魂育人的思想支撐。
鑄魂育人的根本方向,關聯目標與路徑,必須清醒把握、堅定前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要求,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在培養人的問題上,方向最根本,目標最重要,須臾不可偏離。
鑄魂育人的主體內容,昭示實質與要義,必須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武裝頭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是鑄魂育人的著力點和根本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全面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完整把握“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核心內容及精神實質,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四個自信”“四個全面”“四個偉大”“五位一體”等重要論述,全面掌握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要把課程建設、教材建設、課堂講授與實踐教學、體驗教學等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完善“三全”育人體系,力求科學理論入腦入心、融會貫通。
鑄魂育人的價值遵循,彰顯準則與責任,必須守正不移、一以貫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補鈣”“培根”“立德”“鑄魂”的一系列論述,為我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準則要求和價值遵循。從根本上說,鑄魂育人就是強化價值引領、品德塑造、精神提升,指導青年學生正確樹立并堅定理想、信念與信心,確立起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一個人特別是青年學生不能沒有價值支撐。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學校教育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以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全面健康發展,既要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更要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
鑄魂育人的思維方法,開啟思路與開拓視界,必須靈活運用、創新踐行。做好新時代鑄魂育人工作,需要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澤東強調“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就是思維方法依據條件和任務的推進,是工作思路與踐行視界的拓展,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實際本領與實踐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大局、大勢、大事著手,把握好“事”“時”“勢”,不斷推進“化”“進”“新”,使之辯證統一起來,融會貫通于思政課教學方式方法的豐富與創新。
打牢鑄魂育人的思想支撐,是時代的要求,是現實的任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更是鑄魂育人的思想引領、思想基礎與思想支撐。依靠這一科學理論體系的指導與統領,思想政治理論課鑄魂育人由可能轉化為現實,必能充分實現價值并發揮應有的作用。(作者:山東師范大學黨委原書記、教授 商志曉)
責任編輯:楊璐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