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按照自治區黨委2017年全區高校百場形勢政策報告會的工作部署,市委書記段志強來到河套學院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激情擁抱中國夢——為建設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貢獻青春和力量》形勢政策專題報告。
市領導周玉林、王云良、趙子斌,河套學院黨委書記王貴印,院長賽音德力根參加報告會。
段志強說,來河套學院作形勢政策報告,是巴彥淖爾市委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自治區黨委關于推進高校形勢政策報告制度化、常態化意見的具體行動。今天的形勢政策報告,先從全國、全區的發展形勢談起,再從內蒙古的大局談巴彥淖爾的發展,最后談一談河套學院的發展和未來。
談到全國的發展形勢時,段志強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新變化,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相繼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在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大背景下,讓中國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發出了“中國聲音”,提出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一個全球性的大國正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我和在座的老師、同學們一樣,身為一個中國人,為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感到驕傲和自豪。在談到全區發展形勢時,段志強圍繞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的重大意義、主要精神、任務和要求以及貫徹落實等方面,對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進行了系統闡述和深入解讀。報告密切聯系區內外形勢和實際,闡述了內蒙古自治區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
報告中,段志強從打造“草原上的菜籃子、黃河邊上的農藝園”,進一步擦亮巴彥淖爾農牧業這塊金字招牌、“七業”同興促轉型,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立足巴彥淖爾的資源稟賦,進一步加大旅游業開發力度、堅持城鄉協調發展,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的承載輻射能力和“七網”同建強基礎、積極構建多級支撐的發展體系等五個方面,深入系統地闡述了巴彥淖爾如何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綠色產業、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按照市第四次黨代會描繪的宏偉藍圖,扎實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堅定不移地朝著“綠色崛起、賽過江南”的奮斗目標邁進。
談到河套學院未來的發展,段志強指出,大學是城市智慧的心臟,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是引領先進文化的先鋒。巴彥淖爾未來要實現“綠色崛起、賽過江南”,離不開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希望河套學院不斷創新辦學模式,聚集優勢資源,建成特色化、高水平的內蒙古西部地區一流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學校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著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結合,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結合,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結合。段志強勉勵大學生們要仰望星空,志存高遠,不負時代責任,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中,把個人抱負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為巴彥淖爾發展、為國家富強、為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書寫出彩人生。
報告結束后,段志強來到河套學院的實驗室,聽取了實驗室各項目開展情況介紹。當得知河套學院實施的土壤三改技術(鹽堿地改良、中低產田改造、土壤生態改善)、黃柿子提純復狀與改良、向日葵三植技術等項目研究成果已經逐步在農業種植中應用推廣時,段志強非常高興。他指出,學校在專業設置方面要與地方實際相結合,以培養學生、服務地方為目標,推進產學研有機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劉小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