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設計專業圍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以行業發展和職業設計師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建筑室內環境藝術能力和設計表現結合,設計方法和基礎理論為教學主體,注重設計、工程技術與藝術審美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擔任設計深化和藝術表現的綜合專業技能。
課程框架:
專業課程體系主要由通識教育、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三類課程組成,課程體系中須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
通識教育課程為公共基礎課程,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論、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理工類以及藝術、體育、科技、外語和計算機知識等課程。
基礎教育課程為各設計類專業通用的公共專業基礎課程,主要由基礎理論教學和基礎實踐教學兩部分課程構成,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中外設計史、設計概論、設計方法及創新理論等知識體系。
專業教育課程為專業知識傳授及能力訓練課程,由專業必修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組成,內容包括各專業領域的課堂授課、社會實踐、崗位實訓和職業實習(包括面向生產與市場的應用實踐性課程以及社會活動)等。
專業選修課程由反映環境設計專業類學科前沿、學術特色以及具有應用價值的知識單元構成 。
環境設計專業開展的實踐教學類型包括專業類實驗(工作室、實驗室)課程、專業類社會實踐、專業類實訓、專業類實習以及畢業設計(創作)與畢業論文(設計報告)等內容。
實踐教學:
專業類實驗(工作室、實驗室)課程:工作室專業類課程采取基本理論教學與研究性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全程參與;以案例教學法為主軸,組織具有案例教學特征的單元內容展開專業技能訓練;實驗室專業類課程則根據專業領域特征相關前沿技術、創新項目展開實驗性教學與研究。
專業類社會實踐:通常組織較短而務實的校外活動,社會實踐教學內容包含美術館、博物館考察,設計市場及企業機構的參觀見習,城鄉社會調查,以及專業教學課程中的鄉村寫生、基層采風等。
專業類實訓:在校內外設置實訓基地,創建全過程學習平臺,在專業教師或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掌握1門專業工作技能的學習方式。實訓方式包括項目實訓、策劃實訓、市場實訓、創業實訓等。
專業類實習:選擇與專業領域相符或相近的社會機構,在專業性工作崗位進行專業能力訓練與合成的學習方式;實習時間一般不少于3個月。實習方式包括設計崗位實習、管理崗位實習、生產加工崗位實習。
畢業設計(創作)與畢業論文(設計報告):立足于專業前沿,理論聯系實際,盡可能選擇與生產、生活、科研、教育相關的研究性命題,有一定的創新性,鼓勵與企業機構合作,鼓勵選擇實際的設計問題,考慮社會關注熱點。選題過程中應對相關領域的學術背景進行充分了解,掌握命題基本資料、熟悉前人研究成果、知曉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能夠明確選題的研究范疇與創新意義;選題應經指導教師同意,并通過一定的論證過程最終確定 。
【關閉】
河套學院藝術系?版權所有 蒙ICP備13003451 地址: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云中大街河套學院 郵編:0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