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傳播科學理念和弘揚科學精神,推進學院各學科科學研究水平提升,加強學科建設,并在全院營造濃厚學術氛圍,開闊廣大師生學術視野,按照《河套學院學術交流活動管理辦法(試行)》(河院發〔2021〕98號)規定,現將本學期學術交流活動組織工作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學術活動主題所涉及的學科領域,應與我院學科及專業建設工作相契合,須反映學術研究前沿成果,提倡報告人把最新研究成果、學科發展趨勢、學術研究方法、課題研究心得、成果轉移轉化經驗、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等作為活動內容,一般應具有學術性、創新性、前沿性和普及性。學術活動要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弘揚學術精神,傳播正能量,不得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不得散布、傳播有反動、消極、淫穢和含有偽科學的內容。
二、組織管理
1.邀請的校外專家一般應是在某一學科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或是在某一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企業、行業專家,原則上校外專家學者一般應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或擔任研究生導師。校內專家學者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或副教授及以上職稱。
2.組織單位應發揮學術交流活動的最大效益,充分利用專家來校機會,通過座談等不同形式,積極向專家學習學科建設、科研項目申報、學術研究方法、科研成果出版發表、轉移轉化等相關知識、經驗。
3.學術活動均須按《河套學院學術交流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履行相關程序,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活動須提前按學院黨委宣傳部相關規定履行審批備案程序方可舉辦。
4.學術活動前,組織單位須提前制作并張貼學術活動海報,并在學院網站發布學術活動預告。各院系主要負責人要全程參與活動。
5.學術活動結束后,組織單位須在3天內及時在校園網報道有關新聞,并在2周內將活動簡介及有關照片等材料報送科技處。
四、具體要求
各院系每學期至少舉辦3-5場學術活動。學術交流活動包括學術講座、學術培訓、學術研討會、科普講座等形式。關于學院層面的學術活動由科技處統一組織。原則上校內教師為主講人的講座須為線下形式,涉及校外的主講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線上形式開展。原則上學院近三年入職的博士均須以主講學術報告或講座的形式參與活動。各院系對本單位組織的學術活動內容和專家資格要嚴格審查把關,做好意識形態審查,制定學術活動組織方案,確保活動有序進行。
科技處從各院系提交的學術交流活動計劃中遴選4-5個(每月1-2個)活動作為院級學術交流活動給予支持,重點支持組織周密完備、學術水平較高的活動。請各院系在報送計劃時按推薦優先級排序。
請各院系于2023年3月27日前提交《河套學院學術交流活動計劃表》,由院系主任或分管領導簽字并蓋章,報送至科技處B322。
聯系人:馬罕志 張宏楊
聯系電話:8413955
附件:《河套學院學術交流活動計劃表》
科技處
2023年3月17日